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分离株的血清型、耐药性及毒力基因检测

被引:12
作者
杨丽华 [1 ]
陈洪友 [2 ]
王小光 [1 ]
徐彩萍 [1 ]
吴菊英 [1 ]
张跃庆 [1 ]
陈秀华 [1 ]
张颖华 [1 ]
骆玲飞 [1 ]
刘芸 [1 ]
机构
[1] 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食物中毒; 副溶血性弧菌; 血清分型; 基因tdh、trh;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55.3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闵行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事件分离株的主要流行血清型和相关生物学特征。方法:对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采用血清凝集试验进行血清分型;采用平皿法进行耐药性检测;用PCR扩增法检测菌株的毒力基因(tdh,trh)。结果:在检出的56株副溶血性弧菌中,腹泻肛拭来源有54株,其中tdh阳性trh阴性的O3:K6型菌株有49株;tdh阳性trh阴性的O4:K8、O1:K25型菌株各2株。食品留样分离株共2株,1株血清型为O1:K56,另一株不能分型,tdh和trh都为阴性。药敏结果显示,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大部分或完全耐药,对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磺胺类高度敏感。结论:引起闵行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菌株以携带tdh基因的O3:K6型菌株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2762 / 2763+2769 +276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分离株的RAPD分子分型研究
    李孝权
    刘衡川
    柴巧学
    莫自耀
    邓志爱
    王鸣
    章锦才
    张朝武
    余倩
    吴颖
    [J]. 现代预防医学, 2005, (07) : 726 - 728
  • [2] 副溶血性弧菌及其引起的食物中毒检验研究进展
    张凡非
    [J].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3, (01) : 8 - 10+7
  • [3] 副溶血性弧菌的研究进展
    吴振龙
    白杨
    [J].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1999, (01) : 26 - 29
  • [4] 弧菌科细菌致急性腹泻的流行病学调查
    张宏伟
    付建荣
    苏东
    刘金伟
    [J].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1996, (01) : 45 - 45
  • [5] 致病性嗜盐菌及其所致疾病的研究——病原部分[J]. 马子行,吴瑞庭,蒋伟伦,潘伯民,张孝秩.中华医学杂志. 1962 (10)
  • [6] 医学微生物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周正任主编, 2003
  • [7] 卫生防疫细菌检验. 何晓青. 新华出版社 .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