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蓟县雾迷山组高频旋回沉积特征

被引:24
作者
周洪瑞
梅冥相
杜本明
罗志清
吕苗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雾迷山组; 雾迷山旋回层; 旋回沉积作用; 中元古代; 天津蓟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3 [元古代(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天津蓟县剖面的中元古界雾迷山组是一套厚达3 300 m的碳酸盐岩地层,其中广泛发育具有近似对称相序组构的雾迷山旋回层,属于特殊的环潮坪型碳酸盐米级旋回层序。在对旋回层内部岩石成因单元的类型及组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雾迷山旋回层的基本模式和沉积环境模式,并对成因单元的岩石磁化率特征及其对高频旋回的反映进行了探索。认为雾迷山旋回层为沉积环境的水深由较浅—较深—较浅—暴露条件下的沉积,可能代表真正的沉积旋回;其成因单元之间具有明显的有序叠置形态,表明它有可能是与米兰柯维奇旋回具有成因关联的高频率海平面变化所控制的自旋回沉积作用的产物。
引用
收藏
页码:209 / 21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地磁学、古地磁学和环境磁学的研究新进展——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学科总结和评述 [J].
张世红 ;
李海燕 .
现代地质, 2004, (04) :415-422
[2]   蓟县元古界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变化 [J].
储雪蕾 ;
张同钢 ;
张启锐 ;
冯连君 ;
张福松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10) :951-959
[3]   13亿年前叠层石的生长节律和地-日-月动力学(英文) [J].
朱士兴 ;
黄学光 .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3, (01) :23-30
[4]   雾迷山旋回层的费希尔图解及其在定义前寒武纪三级海平面变化中的应用 [J].
梅冥相 ;
马永生 ;
周洪瑞 ;
杜本明 ;
罗志清 ;
郭庆银 .
地球学报, 2001, (05) :429-436
[5]   天津蓟县雾迷山旋回层基本模式及其马尔柯夫链分析 [J].
梅冥相 ;
马永生 ;
郭庆银 .
高校地质学报, 2001, (03) :288-299
[6]   天津蓟县中新元古代沉积层序的初步研究——前寒武纪(1800~600Ma)一级层序划分及其与显生宙的一致性 [J].
梅冥相 ;
周洪瑞 ;
杜本明 ;
罗志清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0, (04) :47-59
[7]   天津蓟县中元古界雾迷山组复合海平面变化旋回层序的初步研究 [J].
梅冥相 ;
杜本明 ;
周洪瑞 ;
罗志清 .
岩相古地理, 1999, (05) :12-22
[8]   天津蓟县中新元古代层序地层初探 [J].
高林志,章雨旭,王成述,田树刚,彭阳,刘友元,董大中,何怀香,雷宝桐,陈孟莪,杨立公 .
中国区域地质, 1996, (01) :64-74
[9]   蓟县剖面杨庄组和雾迷山组形成年龄的研究 [J].
王松山,桑海清,裘冀,陈孟莪,李明荣 .
地质科学, 1995, (02) :166-173
[10]  
华北地台中、上元古界生物地层序列[M]. 地质出版社 , 朱士兴等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