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沟肠杆菌高产AmpC酶和ESBLs的检测及其耐药性研究

被引:3
作者
耿燕 [1 ]
张王刚 [1 ]
王香玲 [1 ]
杨会斌 [2 ]
张毅 [1 ]
李淑琴 [1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
[2] 西安市交通运输管理处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AmpC酶; ESBLs; 改良三维实验; 耐药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6.5 [微生物学检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本地区阴沟肠杆菌高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流行状况及其耐药性。方法:收集154株临床分离无重复阴沟肠杆菌,通过改良三维实验检测阴沟肠杆菌高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运用K-B琼脂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在154株菌中,18.83%的菌株单产ESBLs,22.73%的菌株单产AmpC酶,5.19%的菌株同时产AmpC酶和ESBLs,53.25%的菌株AmpC酶和ESBLs均不产生。产不同类型β-内酰胺酶其耐药性有所不同。结论:本地区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和ESBLs的流行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高产AmpC酶菌株对一、二、三代头孢菌素、头孢西丁、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等高度耐药,对头孢吡肟敏感,而产ESBLs菌株对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均不同程度耐药,而对各种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因此,产Ampc酶及ES-BLs酶的细菌的耐药性不完全相同,产酶类型不同需选用不同类型的抗生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087 / 109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革兰阴性杆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AmpC酶的检测与分析
    铁丽
    陈俐丽
    潘钦石
    李向阳
    张雪青
    [J]. 温州医学院学报, 2003, (06) : 386 - 388
  • [2] 头孢吡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临床观察
    刘正印
    盛瑞媛
    王爱霞
    徐英春
    [J]. 中国临床医生, 2003, (09) : 30 - 31
  • [3] 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在阴沟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对其耐药性的影响
    佘丹阳
    刘又宁
    [J]. 中华医学杂志, 2002, (19) : 62 - 65
  • [4] 革兰阴性杆菌产AmpC酶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研究
    张丁丁
    范昕建
    吕晓菊
    雷秉钧
    冯萍
    [J]. 山东医药, 2002, (23) : 15 - 17
  • [5] 肠杆菌属的耐药调查及抗感染用药探讨
    徐英春
    张小江
    陈民钧
    王清涛
    张秀珍
    许淑珍
    周贵民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1, (03) : 77 -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