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1年来云南省潜在蒸散量的时空演变

被引:5
作者
谢平 [1 ,2 ]
张杨珠 [1 ]
龙怀玉 [2 ]
雷秋良 [2 ]
曹祥会 [2 ]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关键词
潜在蒸散量; Penman-Monteith公式; 年际变化; 空间变化;
D O I
10.16213/j.cnki.scjas.2016.04.038
中图分类号
S161.4 [蒸发与蒸腾];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根据云南省52个气象站点1981-2011年气象数据,以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各站点各年的潜在蒸散量(ET0),应用M-K趋势检验法和Kriging插值法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31年来,云南省各站点潜在蒸散量年际间变化无一致规律,各站点变异系数范围在2.8%9.0%;从全省来看,潜在蒸散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变化不显著,年际变化率为0.19 mm·a-1。2 20世纪80、90年代至21世纪10年代,全省平均潜在蒸散量呈下降—上升变化;3个年代蒸散量变化率分别为1.71、2.55、2.70 mm·a-1。3空间分布上表现为由南向北递增,中部偏北地区为高值区,西南和东部边缘地区值偏小;不同年代不同地区潜在蒸散量变化幅度不同,20世纪90年代相对于80年代潜在蒸散量下降区域占了全省面积的69.7%;21世纪10年代相对于20世纪90年代上升区域面积达到了76.0%,而相对于20世纪80年代仅为45.6%。
引用
收藏
页码:940 / 94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云南2009—2012年4年连旱的气候成因研究 [J].
陶云 ;
张万诚 ;
段长春 ;
陈艳 ;
任菊章 ;
邢冬 ;
何群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6 (06) :866-874
[2]   潜在蒸散量估算方法对干旱侦测指数计算的影响 [J].
周丹 ;
张勃 ;
沈彦俊 .
中国农业气象, 2014, 35 (03) :258-267
[3]   长江流域潜在蒸散量时空变化特征 [J].
王琼 ;
张明军 ;
潘淑坤 ;
马雪宁 ;
李菲 ;
刘文莉 .
生态学杂志, 2013, 32 (05) :1292-1302
[4]   基于GIS模拟云南潜在蒸散量的地理空间分布 [J].
黄中艳 ;
谢国清 .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01) :264-270
[5]   河南省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特征及其气候影响分析 [J].
姬兴杰 ;
朱业玉 ;
顾万龙 .
中国农业气象, 2013, 34 (01) :14-22
[6]   甘肃省1960—2008年潜在蒸散量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J].
刘普幸 ;
卓玛兰草 .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09) :1561-1571
[7]   近50年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与潜在蒸散量分析 [J].
李鹏飞 ;
孙小明 ;
赵昕奕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2, 26 (07) :57-63
[8]   甘肃黄土高原区潜在蒸散量时空变化与成因研究 [J].
卓玛兰草 ;
刘普幸 ;
张亚宁 ;
王洪岩 ;
曹立国 .
水土保持研究, 2012, 19 (01) :70-75+287
[9]   近48年新疆夏半年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变化 [J].
普宗朝 ;
张山清 .
中国农业气象, 2011, 32 (01) :67-72
[10]   豫西北几种ET0计算方法的比较及Hargeaves公式的修正 [J].
王声锋 ;
汪顺生 ;
段爱旺 ;
刘战东 ;
罗长青 .
灌溉排水学报, 2010, 29 (06) :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