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过程中流体演化和金的大规模成矿

被引:189
作者
范宏瑞 [1 ]
胡芳芳 [1 ]
杨进辉 [1 ]
沈昆 [2 ]
翟明国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2] 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金矿床; 胶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胶东是我国最大的金矿产出集中区,依据矿床和矿点的密集程度,可分为招远-莱州-平度、蓬莱-栖霞、牟平-乳山三个成矿带,区域内金矿类型可主要分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高精度的单矿物 Ar-Ar、Rb-Sr 同位素及热液锆石离子探针测年研究业已证买,金成矿的时代为120±10Ma,金矿床载金矿物-黄铁矿、矿石-黄铁矿石英脉、控矿围岩-花岗岩和变质岩等及伴生脉岩的 Sr-Nd 放射性同位素研究也证明,金成矿物质具有多源性,既来自于控矿围岩-花岗岩和变质岩,又来自于幔源的岩浆岩,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各类金矿具有一致的成矿流体介质条件,为低盐度 H2O-CO2-NaCl±CH4流体,金成矿温度、压力条件近似,主成矿温度为170~335℃,成矿压力为70~250MPa。氢氧等稳定同位素结果表明,成矿流体可能来源于与金矿床伴生的基性幔源岩浆脱水形成的岩浆水,但在地壳浅部遭受到大气降水的混合。因此,胶东各类型金矿是在同一成矿背景下形成的矿床,与区域内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作用有关,也是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的表现形式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317 / 132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 [1] 胶东乳山脉状金矿床成矿流体性质与演化
    胡芳芳
    范宏瑞
    沈昆
    翟明国
    金成伟
    陈绪松
    [J]. 岩石学报, 2005, (05) : 1329 - 1338
  • [2] 中国北方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的期次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毛景文
    谢桂青
    张作衡
    李晓峰
    王义天
    张长青
    李永峰
    [J]. 岩石学报, 2005, (01) : 171 - 190
  • [3] 胶东矿集区大规模成矿时间和构造环境
    陈衍景
    Franco PIRAJNO
    赖勇
    李超
    [J]. 岩石学报, 2004, (04) : 907 - 922
  • [4] 胶东昆嵛山杂岩中高锶花岗岩地球化学成因及其意义
    张华锋
    翟明国
    何中甫
    彭澎
    许保良
    [J]. 岩石学报, 2004, (03) : 369 - 380
  • [5] 非造山带型金矿——胶东型金矿的陆内成矿作用
    翟明国
    范宏瑞
    杨进辉
    苗来成
    [J]. 地学前缘, 2004, (01) : 85 - 98
  • [6] 胶东金矿床碳酸盐矿物的碳-氧和锶-钕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刘建明
    叶杰
    徐九华
    孙景贵
    沈昆
    [J]. 岩石学报, 2003, (04) : 775 - 784
  • [7] 华北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的关键时限
    翟明国
    朱日祥
    刘建明
    孟庆任
    侯泉林
    胡圣标
    李忠
    张宏福
    刘伟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10) : 913 - 920
  • [8] 华北及邻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从金属矿床年龄精测得到启示
    毛景文
    张作衡
    余金杰
    王义天
    牛宝贵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4) : 289 - 299
  • [9] 胶西北东季金矿床钾长石和石英的Ar-Ar年龄及其意义
    李厚民
    毛景文
    沈远超
    刘铁兵
    张连昌
    [J]. 矿床地质, 2003, (01) : 72 - 77
  • [10] 胶东金矿形成期间地幔流体参与成矿过程的碳氧氢同位素证据
    毛景文
    赫英
    丁悌平
    [J]. 矿床地质, 2002, (02) : 121 -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