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电阻率油层成因机理分析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45
作者
杨春梅 [1 ]
周灿灿 [1 ]
程相志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不详
关键词
低电阻率油层; 黏土附加导电性; 低幅度构造; 天然水淹; 导电矿物; 电性各向异性; 流体非均质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低电阻率油层的岩石物理成因较为复杂。通过对8个盆地中发育的54个典型低电阻率油层(藏)的系统研究,建立了低电阻率油层各种岩石物理成因与地质成因之间的关系。结合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构造特征和成藏动力等综合分析低电阻率油层的发育特征,提出了5种具有典型意义的低电阻率油层有利勘探目标区带:①缓坡带低幅度构造岩性油藏发育区;②构造运动活跃区天然水淹、流体非均质现象严重的区带;③埋藏浅、岩性细、黏土矿物组合中蒙脱石含量高的区带;④弱水动力环境下砂泥岩薄互层发育区;⑤与火山碎屑沉积演化有关的黄铁矿等导电性矿物富集区。由于钻井泥浆与地层水性质不同等侵入原因造成的油、水层电性标准模糊则属于工程原因所导致的低电阻率。图5参22
引用
收藏
页码:600 / 60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