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生产与进化:“互联网+”时代在线课程形态表征与演化研究

被引:31
作者
逯行 [1 ]
陈丽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2] 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
关键词
互联网+; 在线学习; 慕课; 课程观; 学习理论; 知识进化; 联通主义; 引介效应; 去权威化耦合; 演化分析;
D O I
10.13541/j.cnki.chinade.2019.09.001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互联网时代的学习者群居而生。"互联网+"时代的课程观已然发生转变,课程不仅具有知识传播功能,还具有知识生产、关系网络和社区等属性。本研究提出了基于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在线课程知识生产与进化的量化模型,以cMOOC"互联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对话"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课程形态中的知识生产曲线、知识生产者角色、知识进化规律、知识生产关系的去权威化耦合等知识生产属性的表征,进一步揭示了"互联网+"时代新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新课程形态演化过程及其表征:新课程形态的本质是知识生产网络,是一个创新系统,其学习者是知识生产者,同时也是知识学习者,整个系统通过节点学习者自身的不断进化逐渐提高系统的知识生产效率。本研究针对"互联网+"时代的在线课程设计路径提出意见和建议,如动态构建群体知识生产的"共享知识库",设计并提供"知识生产脚手架",构建基于"交互话轮"的过程性评价体系,等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92 +9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联通主义:“互联网+教育”的本体论 [J].
王志军 ;
陈丽 .
中国远程教育, 2019, (08) :1-9+26+92
[2]  
“互联网+教育”的知识观:知识回归与知识进化[J]. 陈丽,逯行,郑勤华.中国远程教育. 2019(07)
[3]   基于知识社区与探究(KCI)、共享知识库的课程设计——关联学习的实证研究与应用分析 [J].
段金菊 ;
郑玲 .
远程教育杂志, 2019, 37 (01) :72-84
[4]   中文微博观点倾向性分析 [J].
赵永刚 .
科学技术创新, 2018, (30) :101-102
[5]   试析联通主义慕课的理论与实践 [J].
许涛 .
比较教育研究, 2016, 38 (10) :71-78
[6]   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的探究 [J].
谢幼如 ;
吴利红 ;
黎慧娟 ;
郭琳科 ;
黄咏瑜 ;
肖玲 ;
杨阳 .
中国电化教育, 2016, (06) :36-42
[7]   研发网络边界拓展、知识基与创新追赶 [J].
刘洋 ;
应瑛 ;
魏江 ;
杨洋 .
科学学研究, 2015, 33 (06) :915-923
[8]   MOOCs的发展脉络及其三种实践形式 [J].
王志军 ;
陈丽 ;
郑勤华 .
中国电化教育, 2014, (07) :25-33
[9]   共识性质性研究方法(CQR)及其在心理咨询研究中的应用 [J].
珠玛 ;
侯志瑾 ;
邵瑾 ;
李栩 ;
陈淑芳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1, 19 (03) :413-418
[10]   基于科研社区的协同知识生产行为研究 [J].
成全 ;
焦玉英 .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0, 33 (11) :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