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单相抑郁的临床相关因素的对照分析

被引:3
作者
叶翠薇
杨丽芬
朱桂东
机构
[1] 浙江省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
[2] 浙江省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 丽水
[3] 丽水
关键词
单相抑郁; 双相抑郁; 抑郁发作; 双相情感障碍; 对照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4 [情感性精神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正>国内外研究报道双相抑郁的治疗有别于单相抑郁,早期识别双相抑郁有助于临床治疗,尤其是那些以抑郁首发的软双相或首次轻躁狂发作不明显的双相2型患者,而目前又缺乏生物学指标判别。为此,我们对双相抑郁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与单相抑郁作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1.1 一般资料:为我院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出院,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排除双相混合,快速循环型及未定型的双相障碍,排除发作次数少于3次的抑郁,剔除首次抑郁发作不在本院住院治疗而无法采集完整资料的病例。共267例,其中双相抑郁150例,男73例,女77例,平均年龄(35.9±13.4)岁;单相抑郁(发作次数≥3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78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单、双相抑郁症自杀行为遗传效应的比较研究 [J].
祁曙光 ;
安宝富 ;
张云彪 ;
董小惠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5, (02) :85-87
[2]   难治性抑郁症危险因素的对照研究 [J].
韩鹏 ;
张传芝 ;
于兰 ;
李绍敏 ;
张永强 .
山东精神医学, 2004, (01) :23-25
[3]   4314例不同年代住院精神病人的临床特征比较 [J].
吴力华 ;
辛奎波 .
四川精神卫生, 2003, (03) :161-163
[4]   双相情感障碍与DRD3、DRD2和COMT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分析 [J].
马小红 ;
周琴 ;
李涛 ;
王英成 ;
黄颐 ;
孙学礼 ;
刘协和 ;
师建国 ;
吴斌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3, (02) :84-87
[5]   单相抑郁症致病因素的研究 [J].
梁国祥 ;
祁曙光 .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1, (05) :352-353
[6]   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的临床对照研究 [J].
李一云 ;
陈德沂 ;
季建林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0, (02) :74-75
[7]   情感性精神障碍不同亚型的预后比较 [J].
张心保 ;
侯钢 ;
孙静 ;
欧红霞 ;
孔维东 .
中华精神科杂志, 1998, (01) :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