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整治的区域条件与微观农户意愿研究——以南京市万顷良田工程为例

被引:16
作者
诸培新
王敏
胡军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村土地整治; 社会经济条件; 农户意愿;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农村土地整治能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但对资金需求量巨大,同时会显著改变农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土地权属关系,因此整治工程的顺利推进主要取决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撑力、市场对建设用地的价格承受力和农户意愿。本文以南京市栖霞和江宁两区万顷良田工程为例,通过问卷调研与案例分析,研究农村土地整治的区域社会经济条件满足程度与农户的意愿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区域层面上,政府主导下的农村土地整治具有良好的土地政策环境,但整治成本较高,达每公顷1千多万元,对政府财政与土地市场支付能力形成较大压力;微观层面上,样本农户的参与意愿达87%以上,房屋搬迁补偿标准、安置房价值、承包地处置情况与农户长期生活保障对农户参与意愿有决定作用。为此,政府应根据市场的用地需求与价格支付能力、政府财政实力合理控制土地整治规模和时序,探索以农户为单元的宅基地退出机制;探索物业补偿和留地安置方式,使农户能够长期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保障其长期生计;探索村集体和地方政府合作参与的土地整治机制,以减少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和农户阻力;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减少农户搬迁后的长期生活担忧,以增加农户参与土地整治的意愿。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7+125 +12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基于AHP与模糊综合评价的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效益评价 [J].
杨俊 ;
王占岐 ;
金贵 ;
程丙银 ;
侯现慧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22 (08) :1036-1042
[2]   论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 [J].
龙花楼 .
地理学报, 2013, 68 (08) :1019-1028
[3]   都市观光农业型土地整治项目的社会效应评价——以上海市合庆镇项目为例 [J].
谷晓坤 ;
刘娟 .
资源科学, 2013, 35 (08) :1549-1554
[4]   群众自主式土地整治模式及其效应研究——以新疆玛纳斯县三岔坪村为例 [J].
张蚌蚌 ;
王数 .
经济地理, 2013, 33 (05) :131-136
[5]   我国农村土地整治中农民土地财产权保护探讨 [J].
张勇 ;
包婷婷 .
经济问题探索, 2013, (03) :136-141
[6]   江苏省“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中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增值收益分配与机制创新 [J].
诸培新 ;
刘玥汐 .
中国土地科学, 2012, 26 (10) :4-8
[7]   转型期农村土地整治的基础理论与模式探析 [J].
刘彦随 ;
朱琳 ;
李玉恒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06) :777-782
[8]   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重庆市“两翼”地区1012户农户的实证分析 [J].
陈霄 .
中国农村观察, 2012, (03) :26-36+96
[9]   基于农民土地处置意愿的农村土地配置机制分析 [J].
龙开胜 ;
陈利根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1 (04) :80-87
[10]   土地整治发展的理论视野、理性范式和战略路径 [J].
吴次芳 ;
费罗成 ;
叶艳妹 .
经济地理, 2011, 31 (10) :1718-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