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沾车地区中生界沉积体系

被引:12
作者
王锋 [1 ]
解习农 [2 ]
刘晓峰 [2 ]
杜学斌 [2 ]
武强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关键词
中生界; 河流沉积体系; 冲积扇沉积体系; 湖泊沉积体系; 三角洲沉积体系; 济阳坳陷;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7.02.011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济阳坳陷中生界油气藏日益受到重视。针对济阳坳陷沾车地区中生界缺乏详细地质分层和沉积体系研究、勘探开发受到地震资料解释和层位对比严重限制的实际问题,以该区近130口钻录井、测井层序、古生物和三维地震等资料为基础,采用沉积体系分析方法,将其中生界划分为下—中侏罗统坊子组、中侏罗统三台组、上侏罗统蒙阴组和下白垩统西洼组4个层位;建立了沾车地区中生代地层充填系列,并识别出主要发育的河流沉积体系(包括曲流河和辫状河)、冲积扇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和三角洲沉积体系,系统研究了各沉积体系的类型、特点、分布和空间演化。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6+113 +113-1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陆相湖盆砂砾岩体层序地层学研究——以济阳坳陷罗家—垦西地区为例 [J].
彭传圣 ;
王永诗 ;
林会喜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01) :23-26+106
[2]   济阳坳陷构造演化及其构造层的划分 [J].
杨超 ;
陈清华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2) :9-12+22
[3]   济阳坳陷火成岩油气藏成藏特征分析 [J].
杨贵丽 ;
蒋有录 ;
吕希学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1) :24-26+83
[4]   冲积—河流相层序地层模式探讨及其在济阳坳陷的应用 [J].
梁金萍 ;
国景星 ;
于洪洲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1) :15-17+82
[5]   济阳坳陷中生代盆地演化及其与新生代盆地叠合关系探讨 [J].
吴智平 ;
李伟 ;
任拥军 ;
林畅松 .
地质学报, 2003, (02) :280-286
[6]   济阳坳陷地震勘探效果分析 [J].
宗国洪 ;
石红霞 ;
郭元岭 ;
赵乐强 ;
高磊 ;
张燕 .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06) :511-512+446
[7]   济阳坳陷构造演化特征 [J].
王颖 ;
赵锡奎 ;
高博禹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2, (02) :181-187
[8]   济阳坳陷古潜山油气藏体系及勘探技术 [J].
刘传虎 ;
王军 .
特种油气藏, 2002, (02) :1-5+14
[9]   惠民凹陷南坡古中生代沉积体系特征及时空演化 [J].
赵俊兴 ;
田景春 ;
蔡进功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2, (01) :46-52
[10]   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沉积体系及隐蔽油气藏 [J].
孙龙德 .
新疆石油地质, 2000, (02) :123-12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