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肥料处理对土壤铵态氮时空变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28
作者
熊淑萍 [1 ]
姬兴杰 [1 ]
李春明 [1 ]
杨颖颖 [1 ]
马新明 [1 ]
黄克磊 [2 ]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2] 河南省焦作市气象局
关键词
肥料处理; 时空变化; 铵态氮; 产量; 品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采用等氮技术进行原状土柱法试验,设置单施尿素(N)、有机肥(OM)和尿素与有机肥配施(N+OM)3个处理,研究了不同肥料处理对土壤铵态氮含量的时空变化以及小麦产量、地上部氮含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处理下在同深度剖面上在各个时期土壤铵态氮含量分布较均匀。不同肥料处理下,1.2m土体中铵态氮总含量均在抽穗期出现最大值,在拔节期出现最小值。其中,在越冬期和拔节期表现为尿素>配施>有机肥,在抽穗期和扬花期表现为有机肥>配施>尿素,在灌浆盛期表现为配施>尿素>有机肥,在成熟期表现为有机肥>尿素>配施。小麦全生育期总含量表现为以尿素最高、配施次之、有机肥最低,分别为186.6、184.1和183.3mg·kg-1,但其差别不显著。有机肥处理土壤剖面上NH4+-N含量整体变幅较大,其次为配施和尿素处理。在3种不同肥料处理下地上部每柱总氮含量顺序为配施>尿素>有机肥。配施处理的在叶片、叶鞘和茎秆中的氮含量均低于尿素和有机肥处理,在颖壳中的氮素含量配施的低于有机肥处理而高于尿素处理。在配施处理下的籽粒氮含量最高,分别是尿素和有机肥处理的1.12和1.26倍。尿素、有机肥和配施处理下的氮收获指数分别为73.09%、70.70%和75.84%。在配施的处理下,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均高于尿素和有机肥处理,并且产量比尿素和有机肥处理提高了6.2%和11.3%。综合考虑小麦产量、品质与生态环境效益,3种肥料处理以尿素与有机肥配施为最佳。
引用
收藏
页码:978 / 98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太湖地区农田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时空变异 [J].
陈效民 ;
吴华山 ;
孙静红 .
环境科学, 2006, (06) :1217-1222
[2]   种植玉米与休闲对土壤水分和矿质态氮的影响 [J].
王西娜 ;
王朝辉 ;
李生秀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6) :1179-1185
[3]   黑土土壤硝态氮时空变异对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J].
李晓鸣 ;
孙彬 ;
孙磊 ;
王玉峰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3) :241-244
[4]   向海芦苇沼泽湿地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季节动态变化 [J].
白军红 ;
崔保山 ;
李晓文 ;
周兰芹 .
草业学报, 2006, (01) :117-119
[5]   黄土高原旱地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J].
樊虎玲 ;
郝明德 ;
李志西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 (05) :72-76
[6]   有机无机肥长期配合施用对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J].
姜东戴廷波荆奇曹卫星周琴赵辉范雪梅陈荣振冯国华刘东涛张爱君 .
生态学报, 2004, (07) :1548-1555
[7]   土壤水分对土壤中硝态氮水平运移的影响 [J].
邓建才 ;
陈效民 ;
柯用春 ;
蒋新 ;
卢信 .
中国环境科学, 2004, (03) :25-29
[8]   北京市农田土壤硝态氮的分布与累积特征 [J].
刘宏斌 ;
李志宏 ;
张云贵 ;
张维理 ;
林葆 .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05) :692-698
[9]   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及土壤中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J].
李晓欣 ;
胡春胜 ;
程一松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3, (03) :38-42
[10]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NON在土壤剖面的累积及移动 [J].
巨晓棠 ;
刘学军 ;
张福锁 .
土壤学报, 2003, (04) :538-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