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分解——基于要素投入与污染治理的分析

被引:82
作者
董敏杰 [1 ]
李钢 [2 ]
梁泳梅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工业环境TFP; 效率损失测度法; 卢恩伯格生产率指数;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2.02.002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5 ; 0202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本文将基于松弛的效率损失测度法与卢恩伯格生产率指数相结合,通过将工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按照投入要素与产出进行分解,测算中国工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结果发现,2001~2007年中国工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有所提高,但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在2008年下降;工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表明,加强污染治理可以有效提升工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投入生产率的来源表明,劳动生产技术的进步是提高工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措施;污染治理生产率的来源表明,优先加强COD治理能更有效提升工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
引用
收藏
页码:3 / 20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21]   TOWARD A NEW CON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COMPETITIVENESS RELATIONSHIP [J].
PORTER, ME ;
VANDERLINDE, C .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995, 9 (04) :97-118
[22]   工业二氧化硫排放的影子价格: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J].
涂正革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1) :259-282
[23]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提升出路何在——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调研 [J].
李钢 ;
沈可挺 ;
郭朝先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09) :37-46
[24]   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增长状况研究——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的实证分析 [J].
杨俊 ;
邵汉华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09) :64-78
[25]   能源、环境约束与工业增长模式转变——基于非参数生产前沿理论模型的上海数据实证分析 [J].
周建 ;
顾柳柳 .
财经研究, 2009, 35 (05) :94-103
[26]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分析:Malmquist指数法评述与应用 [J].
章祥荪 ;
贵斌威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6) :111-122
[27]   环境管制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APEC的实证研究 [J].
王兵 ;
吴延瑞 ;
颜鹏飞 .
经济研究, 2008, (05) :19-32
[28]   考虑环境因素的省级技术效率排名(1999—2005) [J].
胡鞍钢 ;
郑京海 ;
高宇宁 ;
张宁 ;
许海萍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933-960
[29]   环境、资源与工业增长的协调性 [J].
涂正革 .
经济研究, 2008, (02) :93-105
[30]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东亚经济增长——基于APEC视角的实证分析 [J].
王兵 ;
颜鹏飞 .
经济研究, 2007, (05) :9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