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油气成藏模式

被引:4
作者
段中钰 [1 ]
庞宏 [1 ]
蒲青山 [2 ]
马永琴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国际勘探事业部
关键词
志留系; 油气藏; 调整改造; 有限侧向输导; 成藏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油气显示丰富,成藏条件复杂,研究其油气成藏模式对推动塔中油气勘探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志留系沥青砂和可动油气的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进行分析,总结其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塔中地区志留系可动油气主要来自寒武系和奥陶系的混源,可动油气主要存在晚海西期和喜山期两期成藏,运移以垂向运移为主,侧向有限运移;塔中地区志留系沥青砂岩主要来源于寒武—下奥陶统烃源岩,沥青砂岩为油气边运移边破坏的产物;塔中志留系油气为两期成藏、两期改造的多点垂向输导,有限侧向输导成藏演化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塔中Ⅰ号坡折带高熟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J].
李素梅 ;
庞雄奇 ;
杨海军 ;
顾乔元 ;
李玉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02) :210-216
[2]   塔里木盆地塔中志留系油藏运移和聚集成藏的主控地质要素 [J].
李宇平 ;
陈利新 ;
王勇 ;
杨海军 ;
李梅 ;
申银民 ;
胡太平 ;
李新生 .
科学通报, 2007, (S1) :185-191
[3]   塔中地区志留系原油运移方向研究 [J].
霍红 ;
刘洛夫 ;
解启来 ;
陈元壮 .
新疆石油地质, 2007, (02) :175-178
[4]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沥青砂岩的分布特征与石油地质意义[J]. 张俊,庞雄奇,刘洛夫,姜振学,刘运宏.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S1)
[5]   塔里木盆地塔中低凸起志留系油气成藏模式初探 [J].
赵风云 ;
吕修祥 ;
杨海军 ;
李宇平 ;
邬光辉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4) :54-57+5
[6]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寒武系烃源岩有机成熟度 [J].
王飞宇 ;
刘长伟 ;
朱雷 ;
张水昌 ;
张宝民 ;
梁狄刚 .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05) :372-375+350
[7]   分子化石在寒武—前寒武纪地层中的异常分布及其生物学意义 [J].
张水昌 ;
J.M.Moldowan ;
Maowen Li ;
边立曾 ;
张宝民 ;
王飞宇 ;
何忠华 ;
王大锐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4) :299-304
[8]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海相源岩中两类生烃母质 [J].
王飞宇 ;
边立曾 ;
张水昌 ;
张宝民 ;
梁狄刚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2) :96-102
[9]   从塔里木盆地看中国海相生油问题 [J].
梁狄刚 ;
张水昌 ;
张宝民 ;
王飞宇 .
地学前缘, 2000, (04) :534-547
[10]   塔里木盆地中上奥陶统油源层地球化学研究 [J].
张水昌 ;
王飞宇 ;
张保民 ;
梁狄刚 ;
赵孟军 .
石油学报, 2000, (06) :23-2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