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油气成藏模式

被引:4
作者
段中钰 [1 ]
庞宏 [1 ]
蒲青山 [2 ]
马永琴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国际勘探事业部
关键词
志留系; 油气藏; 调整改造; 有限侧向输导; 成藏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油气显示丰富,成藏条件复杂,研究其油气成藏模式对推动塔中油气勘探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志留系沥青砂和可动油气的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进行分析,总结其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塔中地区志留系可动油气主要来自寒武系和奥陶系的混源,可动油气主要存在晚海西期和喜山期两期成藏,运移以垂向运移为主,侧向有限运移;塔中地区志留系沥青砂岩主要来源于寒武—下奥陶统烃源岩,沥青砂岩为油气边运移边破坏的产物;塔中志留系油气为两期成藏、两期改造的多点垂向输导,有限侧向输导成藏演化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Fluorescence evidence of polar hydrocarbon interaction on mineral surfaces and implications to alteration of reservoir wettability[J] . Keyu Liu,Peter Eadington,David Coghlan.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2003 (3)
[12]  
A new method for identifying secondary oil migration pathways[J] . Keyu Liu,Peter Eadington.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 2003
[13]  
Secondary migration routes in the Brent sandstones of the Viking Graben and East Shetland Basin: evidence from oil residues and subsurface pressure data .2 Mile s J A. AAPG Bulletin . 1990
[14]   对塔中地区石油地质条件的认识 [J].
翟光明 ;
王建君 .
石油学报, 1999, (04) :9-14+3
[15]   运用原油吡咯类含氮化合物研究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石油的二次运移 [J].
刘洛夫 ;
康永尚 .
地球化学, 1998, (05) :475-482
[16]   塔里木盆地塔中低凸起志留系油气成藏机理初探 [J].
吕修祥 .
石油实验地质, 1997, (04) :328-331
[17]   简析塔中北斜坡A井志留系油气藏成藏期 [J].
肖中尧 ;
张水昌 ;
赵孟军 ;
曾强 .
沉积学报, 1997, (02) :15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