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中地区志留系原油运移方向研究

被引:2
作者
霍红
刘洛夫
解启来
陈元壮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志留系; 油气运移; 吡咯类化合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咔唑类非烃化合物作为油气运移示踪剂,探讨了塔中地区志留系可动油的运移方向。对塔中地区志留系可动油的吡咯类化合物的丰度、参数的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塔中地区志留系可动油侧向运移分馏效应不显著,具有近源性特点。志留系可动油主要来源于满西地区和塔中北斜坡的寒武-奥陶系烃源岩,向南东-南的方向首先进入塔中47号构造,然后依次向塔中11、塔中12-50及塔中16号等构造侧向运移。垂向上,志留系可动油有自下而上运移的趋势。油气运移过程受区域构造控制,运移方向与志留系主要断裂走向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175 / 17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塔里木盆地塔中、塔北地区志留系古油藏的油气运移 [J].
陈元壮 ;
刘洛夫 ;
陈利新 ;
赵素平 ;
李超 ;
霍红 .
地球科学, 2004, (04) :473-482
[2]   利用非烃技术探讨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的充注模式 [J].
李素梅 ;
刘洛夫 ;
王铁冠 ;
郭绍辉 ;
黎茂稳 .
地球科学, 2001, (06) :621-626
[3]   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作为油气运移指标有效性的对比研究 [J].
李素梅 ;
李素梅 ;
刘洛夫 ;
王铁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4) :95-98+115
[4]   运用原油吡咯类含氮化合物研究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石油的二次运移 [J].
刘洛夫 ;
康永尚 .
地球化学, 1998, (05) :475-482
[5]   塔里木盆地群4井原油吡咯类含氮化合物地球化学研究 [J].
刘洛夫 .
沉积学报, 1997, (02) :184-187
[6]   咔唑类化合物在油气运移研究中的应用初探 [J].
刘洛夫 ;
徐新德 ;
毛东风 ;
于会娟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7, (04) :420-423
[7]   石油运移研究的新方法 [J].
刘洛夫 ;
毛东风 .
地球科学进展, 1996, (06) :89-92
[8]   含氮化合物与石油运移研究 [J].
刘洛夫 ;
徐新德 .
勘探家, 1996, (02) :33-37+9
[9]  
Fractionation ofazaarenes duringoilmigration. YamamotoMasanobu. Organic Geochemistry .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