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1 条
土地退化/恢复中土壤可蚀性动态变化
被引:39
作者:
朱冰冰
[1
]
李占斌
[1
,2
]
李鹏
[1
]
沈中原
[1
]
卢金伟
[2
]
机构:
[1] 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可蚀性;
动态变化;
土地退化;
土地恢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利用EPIC公式计算了不同开垦和退耕年限的土壤可蚀性K值,对黄土高原典型自然恢复区子午岭林区土地退化/恢复过程中土壤可蚀性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开垦后,土壤颗粒向粗骨化方向发展,有机碳含量降低,土壤可蚀性逐渐增强;土地退耕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含量逐渐增加,肥力水平提高,可蚀性逐渐减小;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以及团聚度与土壤可蚀性K值相关最为密切;土壤可蚀性的强弱本质上取决于土壤有机碳含量,恢复植被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增强土壤团聚度,是降低土壤可蚀性能的重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1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