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松河井田龙潭煤系煤层气-致密气成藏特征及共探共采技术

被引:63
作者
易同生 [1 ,2 ]
周效志 [1 ,3 ]
金军 [1 ,2 ]
机构
[1] 贵州省煤层气页岩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
[3] 不详
关键词
黔西; 松河井田; 煤系气; 煤层气; 致密气; 成藏特征; 共探共采;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5.9012
中图分类号
TE37 [气田开发与开采]; P618.12 [油页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煤系气共探共采示范工程,分析了黔西松河井田龙潭煤系煤层气-致密气赋存特征及开发条件,探讨了煤系气共探共采的适配性技术工艺。研究表明:井田煤系气主要赋存于龙潭煤系多个煤层及临近细砂岩、粉砂岩中,具备多煤层共采、煤系气共采的资源及开发条件。煤储层具有高温、超压、高含气量、含气高-过饱和的特点,适宜进行煤层气地面开发;但在区域高地应力背景下,裂隙闭合、矿物充填等原因导致储层原始渗透性差,煤系气地面开发需进行储层改造。气测录井、裸眼综合测井及含气层综合评价是井田煤系气共探共采中发现、认识、评价含气层及产气层段优选的关键技术,可为煤系气共探共采方案制定提供依据。在丛式井组开发模式下,"小层射孔、组段压裂、合层排采"系列工艺与井田地形地质条件相匹配,可显著提高多煤层共采、煤系气共探共采的工程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12 / 22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贵州织金区块煤层气井排采影响因素分析 [J].
朱东君 .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5, 5 (02) :78-80
[2]   煤层气井两相流阶段排采制度实时优化 [J].
冯其红 ;
舒成龙 ;
张先敏 ;
张纪远 ;
王波 .
煤炭学报, 2015, 40 (01) :142-148
[3]   煤层气井煤粉的运移与控制 [J].
陈文文 ;
王生维 ;
秦义 ;
赵文秀 ;
赵俊芳 ;
杨健 ;
李瑞 .
煤炭学报, 2014, 39(S2) (S2) :416-421
[4]   煤层气储层压裂负效应作用机理 [J].
段品佳 ;
张超 ;
屈长龙 ;
王芝银 .
煤炭学报, 2014, 39(S2) (S2) :447-451
[5]   沁南煤层气合层排采有利开发地质条件 [J].
张政 ;
秦勇 ;
傅雪海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4, (06) :1019-1024
[6]   沁水盆地南部致密砂岩和页岩的气测显示与气藏类型 [J].
秦勇 ;
梁建设 ;
申建 ;
柳迎红 ;
王存武 .
煤炭学报, 2014, 39 (08) :1559-1565
[7]   黔西地应力场特征及构造成因 [J].
徐宏杰 ;
桑树勋 ;
易同生 ;
赵霞 ;
刘会虎 ;
李林 ;
赵志根 ;
谢焰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5 (06) :1960-1966
[8]   气测录井在松河井田煤层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J].
金军 ;
周效志 ;
易同生 ;
桑树勋 ;
孙宏达 .
特种油气藏, 2014, 21 (04) :22-25+152
[9]   贵州省煤层气与页岩气共探共采的地质优选 [J].
高为 ;
田维江 ;
秦文 ;
孔维敏 ;
陈敏 .
断块油气田, 2014, 21 (01) :36-38
[10]   煤层气井排采过程中压裂裂缝导流能力的伤害与控制 [J].
张双斌 ;
苏现波 ;
郭红玉 ;
林晓英 .
煤炭学报, 2014, 39 (01) :1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