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动中的家与地方:一个关联性的研究综述

被引:24
作者
薛熙明 [1 ]
封丹 [2 ]
机构
[1]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2] 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文化产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家; 地方; 变动; 全球化; 灾害;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6.04.002
中图分类号
K901.6 [];
学科分类号
060201 ; 070502 ; 120203 ;
摘要
家与地方的关系是地方性研究中的关键性命题。人本主义地理学认为地方根植是家的根本属性,批判地理学则从社会建构的角度阐释家与地方的动态关联。在全球化和灾害影响下,家与地方的联结方式不断变动,呈现出异常丰富的多样性。本文从理论脉络入手,对全球化进程中因绅士化引起的家的置换,无家可归与家在他乡,以及离散者的漂移之家等现象进行了分析;并从灾民自我调适行为和灾后重建计划的实施方面,讨论了灾害影响下家的重构与认同问题。相关学科和国际研究在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将为国内社会文化地理学对家的探索创造良好的机遇。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人类学视野中的灾难和文化要素的探讨 [J].
苏珊娜·霍夫曼 ;
陈梅 .
民族学刊, 2015, 6 (04) :29-35+104
[2]   “灾变”后的都市化——“5·12”地震灾后重建研究之一 [J].
周大鸣 ;
詹虚致 .
民族学刊, 2015, 6 (02) :26-33+95
[3]   平遥古城民居之门的形态变迁及其家的观念表征 [J].
陶伟 ;
蒋伟 ;
何新 .
地理研究, 2014, 33 (12) :2418-2426
[4]   卡特里娜飓风与新奥尔良参与式重建规划的人类学研究 [J].
罗伯特E巴利奥斯 ;
李芳 ;
张巧运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35 (10) :1-8
[6]   门禁社区边界和家的构建关系研究 [J].
封丹 ;
朱竑 ;
Werner Breitung .
世界地理研究, 2014, 23 (03) :64-73
[7]   “做家”:一个技术移民群体的家庭策略与跨国实践 [J].
张少春 .
开放时代, 2014, (03) :198-210+9
[8]   灾害移民返迁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汶川地震异地安置羌族移民为例 [J].
王俊鸿 ;
董亮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34 (07) :8-14
[9]  
图尔卡纳游牧民对干旱的冲击与回应:人类学理论和灾害研究的启示[J]. 杰·特伦斯·麦凯布,刘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6)
[10]   自我叙事式解读回族宗教活动空间的意义 [J].
白凯 .
地理学报, 2012, 67 (12) :1698-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