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可以提升农村贫困户可持续生计吗?——基于陕西省70个县(区)的调查

被引:49
作者
王振振 [1 ]
王立剑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可持续生计; 效果评估;
D O I
10.13246/j.cnki.iae.2019.04.009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精准扶贫实施效果评估不仅是检验"真扶贫"和"扶真贫"的重要机制,也是有效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本文从能力视角出发,将"可持续生计"作为精准扶贫实施效果评估的标准,将其解析为发展能力、经济能力和社交能力三部分,构建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以及26个四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本课题组在陕西省70个县(区)实地调研数据,本文运用TOPSIS对贫困户可持续生计进行量化并从贫困户整体和类型出发,运用方差分析探讨精准扶贫的实施效果。结果显示:第一,贫困户可持续生计整体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且一般贫困户、低保户和五保户可持续生计水平依次降低,体现了精准扶贫中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第二,精准扶贫对于贫困户可持续生计的提升不显著,但对经济能力和社交能力有显著的提升作用;第三,不同的精准扶贫措施对于不同贫困户可持续生计的提升作用不同,扶贫搬迁对不同类型贫困户提升可持续生计均不显著;第四,精准扶贫参与度对于可持续生计的提升不显著,却显著提高了不同类型贫困户的社交能力。最后提出了增强贫困户可持续生计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8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41]   子女教育、代际支持与家庭贫困的变动——基于14省区农村住户调查数据的分析 [J].
陈全功 ;
程蹊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4) :86-90
[42]   金融发展与降低贫困——基于中国1994004年小额信贷的分析 [J].
张立军 ;
湛泳 .
当代经济科学, 2006, (06) :36-42+123
[43]   安徽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本生产与反贫困 [J].
李朝林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5, (06) :117-120
[44]   民族地区农户小额信贷的产生理论与成效分析 [J].
张跃平 ;
周基农 ;
刘荆敏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04) :119-122
[45]   失地农民“生计可持续”对策 [J].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 .
科学咨询, 2005, (04) :20-22
[46]   助学贷款的不同目标——对贷款的设计、评价及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 [J].
艾德里安·齐德曼 ;
李湘萍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 (02) :33-38
[47]   能力扶贫:农村财政扶贫政策新视角 [J].
黄萍 ;
黄万华 .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3, (06) :118-120
[48]   关于改进和完善政府实施小额信贷扶贫管理体制的研究报告 [J].
小额信贷管理体制课题组 .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1, (05) :11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