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可以提升农村贫困户可持续生计吗?——基于陕西省70个县(区)的调查

被引:49
作者
王振振 [1 ]
王立剑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可持续生计; 效果评估;
D O I
10.13246/j.cnki.iae.2019.04.009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精准扶贫实施效果评估不仅是检验"真扶贫"和"扶真贫"的重要机制,也是有效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本文从能力视角出发,将"可持续生计"作为精准扶贫实施效果评估的标准,将其解析为发展能力、经济能力和社交能力三部分,构建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以及26个四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本课题组在陕西省70个县(区)实地调研数据,本文运用TOPSIS对贫困户可持续生计进行量化并从贫困户整体和类型出发,运用方差分析探讨精准扶贫的实施效果。结果显示:第一,贫困户可持续生计整体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且一般贫困户、低保户和五保户可持续生计水平依次降低,体现了精准扶贫中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第二,精准扶贫对于贫困户可持续生计的提升不显著,但对经济能力和社交能力有显著的提升作用;第三,不同的精准扶贫措施对于不同贫困户可持续生计的提升作用不同,扶贫搬迁对不同类型贫困户提升可持续生计均不显著;第四,精准扶贫参与度对于可持续生计的提升不显著,却显著提高了不同类型贫困户的社交能力。最后提出了增强贫困户可持续生计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8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31]   影响城市低保受助者就业的政策因素分析——就业的双项逻辑回归模型及访谈实证研究 [J].
林辰乐 ;
吕翔涛 .
中国软科学, 2012, (08) :23-34
[32]   水库建设对移民可持续生计的影响及重建路径 [J].
严登才 ;
施国庆 ;
伊庆山 .
水利发展研究, 2011, 11 (06) :49-53
[33]   个体特征、制度性因素与失地农民市民化——基于浙江省富阳等地调查数据的实证考察 [J].
李永友 ;
徐楠 .
管理世界, 2011, (01) :62-70
[34]   农业产业化扶贫效果分析——以山西省为对象 [J].
郭建宇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0 (04) :20-26
[35]   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生计的影响研究——基于家庭结构视角的可持续生计分析 [J].
李树茁 ;
梁义成 ;
MARCUS WFELDMAN ;
GRETCHEN CDAILY .
公共管理学报, 2010, 7 (02) :1-10+122
[36]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西部贫困退耕山区农户生计状况分析 [J].
黎洁 ;
李亚莉 ;
邰秀军 ;
李聪 .
中国农村观察, 2009, (05) :29-38+96
[37]   论高校贫困学生的“教育支持” [J].
韦小青 .
人才开发, 2009, (04) :13-15
[38]   我国农村弱势群体非农就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湖南省16个贫困县(市)为例 [J].
唐玉凤 ;
黄如兰 ;
吴娜 .
经济地理, 2008, 28 (06) :973-977
[39]   农村小额信贷的激励理论述评 [J].
董志勇 ;
黄迈 ;
刘文忻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8, (10) :27-31
[40]   小额信贷缓和农户脆弱性的实证研究 [J].
刘燕丽 ;
左停 ;
齐顾波 .
农村经济, 2008, (04) :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