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两麦区小麦品质性状的变异及相关

被引:2
作者
吴兆苏
陈绍军
朱展才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小麦品种研究室
[2] 南京粮食经济学院 福建农学院食品工程系
关键词
小麦; 品质; 馒头; 品质改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03.3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1985~1986年对淮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两麦区的小麦品种样品的一系列品质性状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淮北平原品种的籽粒角质率、千粒重、面粉湿面筋及蛋白质含量的平均值都显著大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品种;籽粒客重及比重与出粉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籽粒角质率及比重与面粉蛋白质含量、沉淀值、粉质图主要参数以及馒头品质性状呈显著正相关;馒头品质性状与面粉蛋白质含量、沉淀值、吸水率及评价值呈显著正相关。因此,这两麦区的小麦品质改良主要目标应该是提高籽粒角质率、比重及客重,并适当提高面粉蛋白质含量及沉淀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我国小麦品质现状及其改良目标初探 [J].
万富世 ;
王光瑞 ;
李宗智 .
中国农业科学, 1989, (03) :14-21
[2]   南方冬麦区主要小麦品种品质分析初报 [J].
马兆祉 ;
钱存鸣 ;
葛永福 ;
陈志德 ;
盛培英 ;
王肇慈 ;
袁建 .
中国农业科学, 1989, (01) :15-21
[3]   我国小麦品种的蛋白质与赖氨酸含量的遗传与育种问题的探讨 [J].
丁寿康 ;
钱曼懋 ;
孙开定 ;
金天秀 ;
宋春华 .
中国农业科学, 1985, (03) :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