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西部中、新生代5次构造事件及其石油地质学意义

被引:27
作者
罗金海
周新源
邱斌
尹宏
李建立
机构
[1]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西部; 中、新生代; 构造事件; 石油地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系统归纳总结塔里木盆地西部、西昆仑、中亚天山和帕米尔等地区的构造、地层、古地磁学、地球化学及含油气盆地等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自中生代以来对塔里木盆地西部影响重大的5次构造事件的构造特征、起因和石油地质学意义。这5次构造事件是:①早二叠世末南天山洋西段的闭合与中生代初塔里木盆地西部的抬升事件;②侏罗纪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的活动与早、中侏罗世库孜贡苏走滑拉分盆地的形成;③白垩纪-古近纪区域拗陷作用与海侵事件;④早白垩世和古近纪乌恰县托云及中亚天山的玄武质火山活动;⑤新近纪-第四纪帕米尔弧的形成与南北向区域性挤压作用。它们对塔里木盆地西部的油气成藏具有不同的石油地质学意义,正确认识这些构造事件的发生时间、构造效应和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对塔里木盆地西部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图1参35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克拉2气田的发现及勘探技术 [J].
贾承造 ;
周新源 ;
王招明 ;
皮学军 ;
李启明 .
中国石油勘探, 2002, (01) :79-88+8
[2]   塔西南坳陷侏罗系断陷盆地沉积特征 [J].
张春生 ;
肖安成 ;
李景义 ;
施冬 ;
周延军 .
矿物岩石, 2000, (03) :41-45
[3]   塔里木盆地西南及邻区特提斯格局和构造意义 [J].
李向东 ;
王克卓 .
新疆地质, 2000, (02) :113-120
[4]   南天山托云盆地晚白垩世—早第三纪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初探 [J].
王彦斌 ;
王永 ;
刘训 ;
傅德荣 ;
肖序常 ;
戚龙水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0, (02) :131-139+173
[5]   中亚与中国西北盆地构造演化及含油气性 [J].
王素华 ;
钱祥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04) :321-325
[6]   喀什凹陷的成因及找油方向 [J].
罗金海 ;
车自成 ;
刘良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5) :69-72
[7]   喀什凹陷第三纪灰岩流体包裹体及其应用研究 [J].
李昌存 ;
韩秀丽 .
矿物学报, 1998, (01) :46-51
[8]   南天山古生代板块构造演化 [J].
蔡东升 ;
卢华复 ;
贾东 ;
吴世敏 .
地质论评, 1995, (05) :432-443
[9]   西昆仑山构造特征与演化 [J].
潘裕生 .
地质科学, 1990, (03) :22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