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小麦几个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4
作者
慕晓茜 [1 ]
慕美财 [2 ]
刘新程 [2 ]
机构
[1] 不详
[2] 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
[3] 不详
[4]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
[5] 不详
关键词
高产小麦; 稳叶控株增穗; 产量因素; 穗颈维管束; 籽粒容积; 性状相关性分析; 曲线拟合; SPSS软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解高产小麦在"稳叶控株增穗"栽培途径下产量及有关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寻找该途径的优势及产量进一步提高的限制因素,本文用SPSS软件对47块采用该途径、单产在7243~10610kg·hm-2范围内麦田的产量、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粒重、籽粒最大容积、穗颈维管束数、群体维管束数7个性状进行了性状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产量三因素中只有粒重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粒重是影响"稳叶控株增穗"途径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且粒重与籽粒最大容积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认为采取一定措施来增大籽粒最大容积将是提高粒重,进而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群体维管束总数与单位面积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可达到畅流的目的。研究还对粒重与籽粒最大容积进行曲线拟合,拟合方程为y=12.925+0.479x,对群体维管束数与穗数之间进行曲线拟合,拟合方程为y=-14.231+2.685lnx。
引用
收藏
页码:787 / 79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冬小麦高产群体源-库-流特征及指标研究 [J].
慕美财 ;
张曰秋 ;
崔从光 ;
衣淑玉 ;
麻常运 ;
荀艳波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0, (01) :35-40
[2]   小麦控株增穗栽培的源库流特点 [J].
慕美财 ;
史桂萍 ;
邹积华 ;
张曰秋 ;
李延奇 ;
单玉珊 .
麦类作物学报, 2008, (03) :502-506+512
[3]   波斯小麦农艺性状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J].
庄萍萍 ;
李伟 ;
魏育明 ;
颜泽洪 ;
郑有良 .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04) :11-14
[4]   小麦稳叶控株增穗高产新途径的理论与实践 [J].
慕美财 ;
韩守良 ;
张曰秋 ;
于岩 ;
单玉珊 ;
魏春叶 .
吉林农业科学, 2004, (03) :11-15
[5]   小麦株高构成因素与产量及其他性状相关性的研究 [J].
吴同彦 ;
谢令琴 ;
杨学举 ;
张彩英 ;
陈荣芬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3) :10-12+18
[6]   干旱对冬小麦粒重形成的影响及灌浆特性分析 [J].
吴少辉 ;
高海涛 ;
王书子 ;
段国辉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2, (02) :49-51+64
[7]   小麦营养器官与产量性状相关性的研究 [J].
吴同彦 ;
谢令琴 ;
葛淑俊 ;
张彩英 ;
王静华 ;
王宝山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4) :11-13
[8]   优质小麦重要性状的相关分析 [J].
杨学举 ;
荣广哲 ;
卢桂芬 .
麦类作物学报, 2001, (02) :35-37
[9]   不同粒重小麦品种(系)籽粒灌浆特性分析 [J].
周竹青 ;
朱旭彤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2) :11-14
[10]   高产小麦粒重形成的灌浆特性分析 [J].
刘丰明 ;
陈明灿 ;
郭香凤 ;
张淑敏 ;
不详 .
麦类作物学报 , 1997, (06) :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