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小麦及其育种方法

被引:53
作者
田纪春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泰安
关键词
超级小麦; 育种指标; 育种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03.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提出了超级小麦的概念和指标 ;从小麦的超高产潜力、高产典型、特异育种资源及产量与品质的关系等方面 ,论证了超级小麦育种的可行性 ;并提出了常规超亲育种、基因转化育种、一系法利用杂种优势、操纵物候期育种和生理特性改良育种等 5种超级小麦育种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植物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 [J].
高建伟 ;
李忠德 ;
孙其信 ;
刘建中 .
生物工程进展, 2000, (05) :43-47
[2]   转基因小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J].
肖兴国 ;
张爱民 ;
聂秀玲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0, (02) :111-116
[3]   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概况及问题讨论 [J].
刘建丰 .
杂交水稻, 2000, (01) :6-8
[4]   巨穗小麦种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 [J].
窦全文 ;
解俊峰 .
西北农业学报, 1999, (03) :115-116
[5]   中午强光胁迫下高蛋白小麦旗叶的光合特性 [J].
宋建民 ;
田纪春 ;
赵世杰 ;
彭涛 ;
董新纯 ;
王宪泽 .
植物生理学报, 1999, (03) :209-213
[6]   小麦E·G·S·C育种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J].
周俊儒 ;
李邦发 ;
庞启华 ;
李全 ;
李泽仪 ;
余敖 .
西南农业学报, 1998, (S2) :42-46
[7]   黄淮冬麦区小麦超高产的几个问题探讨 [J].
傅兆麟 ;
李洪琴 .
麦类作物学报, 1998, (06) :51-54
[8]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 [J].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97, (06) :4-9
[9]   秋水仙素和二甲基亚砜诱导矮败小麦孤雌生殖的效应 [J].
孙耀中 ;
董洪平 .
华北农学报, 1996, (03) :42-46
[10]  
植物生理学[M].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 苘辉民 主编,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