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富营养化及其生态系统响应

被引:176
作者
秦伯强 [1 ]
高光 [1 ]
朱广伟 [1 ]
张运林 [1 ]
宋玉芝 [2 ]
汤祥明 [1 ]
许海 [1 ]
邓建明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湖泊; 富营养化; 浮游植物; 水生植物; 微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演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我国是一个多湖泊的国家.其中约三分之一是淡水湖泊,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些湖泊中的绝大部分已处于中营养或富营养水平.湖泊富营养化是当前我国湖泊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湖泊富营养化后会导致一系列的生态系统异常响应.这些响应包括沉水植物消亡、蓝藻水华频发、微生物的生物量与生产力增加,生物多样性下降,营养盐的循环与利用效率加快等.整个湖泊生态系统,也会伴随着富营养化的发展,呈现出生物多样性下降、生物群落结构趋于单一、生态系统趋于不稳定的现象.在浅水湖泊中,还会进一步导致从"清水态"的草型生态系统,逐步转换为"浑水态"的藻型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这种演替机制,推测是水生植物与浮游植物利用营养盐的效率不同所致.而对于严重富营养化的湖泊,生态系统最终的演替趋势则是从浮游植物为主的自养型湖泊转化为以微生物、原生动物等为主的异养型湖泊.
引用
收藏
页码:855 / 86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淀山湖富营养状态调查和湖区微囊藻毒素污染现况研究 [J].
郁晞 ;
王霞 ;
彭丽霞 ;
高红梅 ;
段蓉 ;
郑唯韡 .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1, 1 (03) :5-10
[2]   武汉市夏季湖泊水体理化指标主成份和聚类分析 [J].
龚珞军 ;
杨学芬 ;
熊邦喜 ;
周敏 ;
程咸立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9, (06) :550-554
[3]   微囊藻毒素产生过程中氮素作用的同位素示踪研究 [J].
史红星 ;
曲久辉 ;
刘会娟 ;
牟瑛琳 ;
肖凯涛 ;
王凌 .
科学通报, 2008, (04) :407-412
[4]   细菌群落结构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响应 [J].
冯胜 ;
秦伯强 ;
高光 .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11) :1823-1829
[5]   鄱阳湖水质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应用及探讨 [J].
万金保 ;
闫伟伟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210-214
[6]   The role of periphytes in the shift between macrophyte and phytoplankton dominated systems in a shallow, eutrophic lake (Lake Taihu, China) [J].
Qin Boqiang ;
Song Yuzhi ;
Gao Guang .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LIFE SCIENCES, 2006, 49 (06) :597-602
[7]   湖泊富营养化发生机制与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J].
秦伯强 ;
杨柳燕 ;
陈非洲 ;
朱广伟 ;
张路 ;
陈宜瑜 .
科学通报, 2006, (16) :1857-1866
[8]   1990~2003年洪湖水体环境质量演变分析 [J].
胡学玉 ;
陈德林 ;
艾天成 .
湿地科学, 2006, (02) :115-120
[9]  
骆马湖富营养化和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价[J]. 宋友坤,袁忠,陆江.污染防治技术. 2006(02)
[10]  
骆马湖富营养化和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价[J]. 宋友坤,袁忠,陆江.污染防治技术. 2006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