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富营养化及其生态系统响应

被引:176
作者
秦伯强 [1 ]
高光 [1 ]
朱广伟 [1 ]
张运林 [1 ]
宋玉芝 [2 ]
汤祥明 [1 ]
许海 [1 ]
邓建明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湖泊; 富营养化; 浮游植物; 水生植物; 微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演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我国是一个多湖泊的国家.其中约三分之一是淡水湖泊,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些湖泊中的绝大部分已处于中营养或富营养水平.湖泊富营养化是当前我国湖泊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湖泊富营养化后会导致一系列的生态系统异常响应.这些响应包括沉水植物消亡、蓝藻水华频发、微生物的生物量与生产力增加,生物多样性下降,营养盐的循环与利用效率加快等.整个湖泊生态系统,也会伴随着富营养化的发展,呈现出生物多样性下降、生物群落结构趋于单一、生态系统趋于不稳定的现象.在浅水湖泊中,还会进一步导致从"清水态"的草型生态系统,逐步转换为"浑水态"的藻型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这种演替机制,推测是水生植物与浮游植物利用营养盐的效率不同所致.而对于严重富营养化的湖泊,生态系统最终的演替趋势则是从浮游植物为主的自养型湖泊转化为以微生物、原生动物等为主的异养型湖泊.
引用
收藏
页码:855 / 86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21]  
Trends in Temperature, Secchi Depth, and Dissolved Oxygen Depletion Rates in the Central Basin of Lake Erie, 1983–2002[J] . Noel M. Burns,David C. Rockwell,Paul E. Bertram,David M. Dolan,Jan J.H. Ciborowski.Journal of Great Lakes Research . 2005
[22]  
中国湖泊志 .2 王苏民,窦鸿身. 科学出版社 . 1998
[23]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interactive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lake algal species richness .2 Proulx M,F R Pick,Mazumder A,P B Hamilton,D R S Lean. Oikos . 1996
[24]  
Catastrophic shifts in ecosystems .2 Scheffer M,Carpenter SR,Foley JA,et al. Nature . 2001
[25]   长江中下游典型湖泊富营养化演变过程及其特征分析 [J].
成小英 ;
李世杰 .
科学通报 , 2006, (07) :848-855
[26]  
太湖水体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及磷的矿化速率[J]. 高光,朱广伟,秦伯强,陈鋆,王珂.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S2)
[27]   风浪扰动引起大型浅水湖泊内源磷暴发性释放的直接证据 [J].
朱广伟 ;
秦伯强 ;
高光 .
科学通报, 2005, (01) :66-71
[28]   湖泊底泥疏浚对内源释放影响的过程与机理 [J].
范成新 ;
张路 ;
王建军 ;
郑超海 ;
高光 ;
王苏民 .
科学通报, 2004, (15) :1523-1528
[29]   武汉东湖水生植被现状调查及群落演替分析 [J].
吴振斌 ;
陈德强 ;
邱东茹 ;
刘保元 .
重庆环境科学, 2003, (08) :54-58+62
[30]   洞庭湖水环境质量特征和发展趋势 [J].
方凯 ;
李利强 ;
田琪 .
内陆水产, 2003, (04) :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