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与耕作对红壤坡地养分流失的影响

被引:35
作者
王云 [1 ,2 ]
徐昌旭 [2 ]
汪怀建 [1 ]
谢志坚 [2 ]
机构
[1]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2]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施肥; 耕作; 地表径流; 养分流失; 坡耕地; 红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1 [土壤熟化和退化];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通过田间实地监测,在自然降雨条件下,对南方典型红壤坡耕地采取不同施肥量及不同耕作方式对作物养分利用率及地表径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萝卜优化施肥(减氮增钾)和花生优化施肥(减氮增磷),作物对氮磷养分吸收量均不会减少,同时提高了氮素养分利用率,萝卜提高15%,花生提高3.3%,优化施肥对磷素利用率没有影响且利用率较低,萝卜为8.55%~8.73%,花生为2.47%~2.63%。花生垄作氮肥利用率提高12.15%~12.77%,磷肥利用率提高1.24%~1.28%;同时期的径流量与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86;垄作使径流总量降低0.43×105L·hm-2,垄作+秸秆覆盖比单纯垄作径流总量降低0.14×105L·hm-2;除对照(CK)外,径流水中TN、TP浓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可溶性养分(NO3--N、NH4+-N、STP)后期有所不同,不同时期径流水中养分浓度变化较大,主要与施肥、农事活动及降水养分浓度有关;径流水氮磷养分流失总量与施肥量呈正比;旱地土壤氮素主要以泥沙结合态流失,NO3--N是可溶性无机氮流失的主要形态,占TN的10.53%~12.48%,NH4+-N次之,占TN的6.19%~8.33%,磷素也以泥沙结合态流失为主,STP占TP的29.38%~40.74%。
引用
收藏
页码:500 / 50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不同农艺措施对坡耕地水土及氮磷流失的控制 [J].
张丽 ;
刘玲花 ;
程东升 ;
赵建伟 ;
戢正华 ;
贺茂银 ;
周怀东 ;
朱端卫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9, (05) :21-25
[2]   不同覆被下红壤坡地地表径流及其养分流失特征 [J].
黄河仙 ;
谢小立 ;
王凯荣 ;
殷芙蓉 .
生态环境, 2008, (04) :1645-1649
[3]   花生垄作增产机理及配套栽培技术 [J].
李东广 ;
余辉 .
农业科技通讯, 2008, (02) :103-104
[4]   不同利用方式红壤坡地土壤水分分配及水肥流失研究 [J].
彭娜 ;
王开峰 ;
谢小立 ;
胡实 .
水土保持研究, 2008, (01) :53-55+58
[5]   红壤坡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表产流特征 [J].
胡实 ;
谢小立 ;
王凯荣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7, (04) :24-28
[6]   不同耕作方式和雨强对紫色土养分流失的影响 [J].
林超文 ;
陈一兵 ;
黄晶晶 ;
涂仕华 ;
庞良玉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7, (10) :2241-2249
[7]   江汉平原地区潮土水稻田面水磷素流失风险研究 [J].
周萍 ;
范先鹏 ;
何丙辉 ;
刘宏斌 .
水土保持学报, 2007, (04) :47-50+116
[8]   高肥力稻田不同施氮水平下的氮肥效应和几种氮肥利用率的研究 [J].
冯涛 ;
杨京平 ;
施宏鑫 ;
郑洪福 ;
孙军华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6, (01) :60-64
[9]   自然降雨对黑土地表氮素养分流失的影响 [J].
郄瑞卿 ;
孙彦君 ;
王继红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5) :71-74+118
[10]   模拟暴雨下红壤坡面产流产沙及养分流失特征研究 [J].
马琨 ;
陈欣 ;
王兆骞 .
宁夏农学院学报, 2004, (01)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