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四川盆地褶皱构造接触应变分析
被引:9
作者
:
蔡学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地质学系
蔡学林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邓明森
魏显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地质学系
魏显贵
机构
:
[1]
成都理工学院地质学系
来源
: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
1993年
/ 04期
关键词
:
接触应变;
褶皱构造;
楔入构造;
岩石圈;
强硬岩层;
四川盆地;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首次运用接触应变理论分析研究了四川盆地褶皱构造接触应变现象,通过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提出四川盆地及邻区岩石圈结构模式和岩石圈楔入构造的概念。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四川大足——隆昌二叠系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系统的研究
樊生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原石油勘探局
樊生利
童崇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原石油勘探局
童崇光
[J].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91,
(04)
: 106
-
118
[2]
用地面小褶曲辅助地震资料构造解释
梁顺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调查处
梁顺军
[J].
天然气工业,
1991,
(02)
: 16
-
21+7
[3]
川东地区褶皱和裂缝发育期次
张月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石油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张月华
[J].
四川地质学报,
1990,
(01)
: 7
-
12
[4]
中性三角区的特征及其意义
蔡学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
蔡学林
[J].
地质地球化学,
1988,
(10)
: 21
-
24+104
[5]
川东南区深部作用与盖层构造演化及气藏分布关系
童崇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童崇光
[J].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87,
(03)
: 83
-
94
[6]
应力叠加和联合构造
乐光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地质系
乐光禹
杜思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地质系
杜思清
[J].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6,
(08)
: 867
-
877
[7]
论滑覆及岩石圈内多层次滑脱构造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杏垣
索书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索书田
[J].
地质学报,
1984,
(03)
: 205
-
213
[8]
Contact strain and folding instability of a multilayered body under compression[J] . Hans Ramberg.Geologische Rundschau . 1962 (2)
←
1
→
共 8 条
[1]
四川大足——隆昌二叠系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系统的研究
樊生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原石油勘探局
樊生利
童崇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原石油勘探局
童崇光
[J].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91,
(04)
: 106
-
118
[2]
用地面小褶曲辅助地震资料构造解释
梁顺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调查处
梁顺军
[J].
天然气工业,
1991,
(02)
: 16
-
21+7
[3]
川东地区褶皱和裂缝发育期次
张月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石油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张月华
[J].
四川地质学报,
1990,
(01)
: 7
-
12
[4]
中性三角区的特征及其意义
蔡学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
蔡学林
[J].
地质地球化学,
1988,
(10)
: 21
-
24+104
[5]
川东南区深部作用与盖层构造演化及气藏分布关系
童崇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童崇光
[J].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87,
(03)
: 83
-
94
[6]
应力叠加和联合构造
乐光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地质系
乐光禹
杜思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地质系
杜思清
[J].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6,
(08)
: 867
-
877
[7]
论滑覆及岩石圈内多层次滑脱构造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杏垣
索书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索书田
[J].
地质学报,
1984,
(03)
: 205
-
213
[8]
Contact strain and folding instability of a multilayered body under compression[J] . Hans Ramberg.Geologische Rundschau . 1962 (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