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有机氮组分的影响

被引:37
作者
宗海英 [1 ]
王凯荣 [1 ]
谢小立 [2 ]
机构
[1] 青岛农业大学农业生态与环境健康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红壤性水稻土; 有机氮组分; 矿化氮;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8.0318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过16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红壤性水稻土有机氮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化肥处理对土壤各氮素含量的作用不明显;有机物料循环特别是有机肥和化肥配施显著提高了土壤矿质氮和有机氮含量,提高幅度分别为55.2%和38.8%.有机物料循环处理显著提高了酸解性氮组分,其对土壤铵态氮、氨基糖氮和未知氮含量的提高幅度分别为36.5%、68.4%和73.9%;有机物料与化肥配施后,氨基酸氮含量也显著提高,提高幅度达71.1%,但是降低了未知氮含量,降低幅度为34.5%.此外,各施肥处理土壤累积矿化氮量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有机物循环或配施化肥处理土壤矿化氮量均高于单施化肥处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721 / 17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半湿润农田生态系统长期施肥对土壤团聚体中有机氮组分的影响 [J].
孙天聪 ;
李世清 ;
邵明安 ;
赵坤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0) :2233-2238
[2]   长期有机养分循环利用对红壤稻田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 [J].
陈安磊 ;
王凯荣 ;
谢小立 ;
苏衍涛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05) :838-843
[3]   长期施肥对水稻土耕层微生物生物量氮和有机氮组分的影响 [J].
彭佩钦 ;
仇少君 ;
童成立 ;
任秀娥 .
环境科学, 2007, (08) :1816-1821
[4]   鸡粪堆肥过程中各种氮化合物的变化及腐熟度评价指标 [J].
鲍艳宇 ;
周启星 ;
颜丽 ;
关连珠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4) :1532-1537
[5]   有机物循环对红壤稻田土壤有机碳和热水可提取碳的影响 [J].
王开峰 ;
王凯荣 ;
彭娜 ;
吕焕哲 ;
谢小立 .
土壤通报, 2007, (03) :447-451
[6]   长期施肥对两种稻田土壤微生物量氮及有机氮组分的影响 [J].
郝晓晖 ;
刘守龙 ;
童成立 ;
苏以荣 ;
吴金水 ;
胡荣桂 .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04) :757-764
[7]   长期施肥对黄土旱塬黑垆土有机氮和有机碳的影响 [J].
肖伟伟 ;
范晓晖 ;
杨林章 ;
郝明德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2) :672-675
[8]   淹水培养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动态 [J].
仇少君 ;
彭佩钦 ;
荣湘民 ;
刘强 ;
唐麒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1) :2052-2058
[9]   淋洗对稻田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 [J].
刘育红 ;
吕军 .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6) :32-34+38
[10]   西北地区不同生态系统几种土壤有机氮组分和微生物体氮的差异 [J].
王瑞军 ;
李世清 ;
张兴昌 ;
李生秀 ;
邵明安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4, (04) :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