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区籽粒机收玉米标准及育种模式探讨

被引:27
作者
郭庆辰 [1 ]
康浩冉 [1 ]
王丽娥 [2 ]
刘洪泉 [1 ]
陈艳花 [1 ]
白光红 [3 ]
窦秉德 [2 ]
机构
[1] 山东隆平华研种业有限公司
[2] 陕西省科学院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平台(酶研所)
[3]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粒收玉米; 含水量; 破碎率; 标准; 杂优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隆平华研种业的育种实践和农业部关于籽粒机收玉米的现行标准,提出了机收净籽粒和机收干籽粒的品种标准,机收净籽粒和干籽粒的水分分别控制在20%和16%以内,破碎率控制在3%和1%以内。并阐述了实现这个育种目标的杂交模式。通过试验结果的分析,认为早熟和脱水快是机收玉米的首要核心性状,抗倒抗病是机收玉米的必要支持性状;实现机收丰产的主要途径是提高玉米种植密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59 / 16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基于涡度相关法和SIMDual_Kc模型的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李石琳.东北农业大学.2014, 01
[2]  
玉米株型及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与分析.[D].张君.河南农业大学.2010, 05
[3]   张世煌:要高度重视抗逆性育种 [J].
张世煌 .
种子科技, 2015, 33 (09) :6-8
[4]   黄淮海地区籽粒机收玉米育种探讨 [J].
郭庆辰 ;
白光红 ;
刘洪泉 ;
吴鹏昊 ;
窦秉德 .
农业科技通讯, 2015, (09) :7-11
[5]   玉米生产机械化对育种的要求及策略 [J].
唐文明 ;
赵成昊 ;
杨辉 ;
佟圣辉 .
园艺与种苗, 2015, (03) :59-61
[6]   北方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和转型方向 [J].
张世煌 .
种子科技, 2012, 30 (12) :1-5
[7]   2002—2009年东北早熟春玉米生育期及产量变化 [J].
王玉莹 ;
张正斌 ;
杨引福 ;
王敏 ;
赵久然 ;
杨国航 .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45 (24) :4959-4966
[8]   美国玉米和小麦产量动态预测遥感模型 [J].
侯英雨 ;
王建林 ;
毛留喜 ;
宋迎波 .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10) :2142-2146
[9]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genetic diversity in a commercial maize breeding program assessed with SSR and SNP markers [J].
Van Inghelandt, Delphine ;
Melchinger, Albrecht E. ;
Lebreton, Claude ;
Stich, Benjamin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10, 120 (07) :1289-1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