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史研究思路新探

被引:8
作者
邓建鹏
机构
[1]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副教授北京
关键词
中国法律史; 研究方法; 研究目的; 法学;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08.01.004
中图分类号
D90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30102 ; 060207 ;
摘要
中国法律史学科近年来面临着重大危机,但已有的种种对策并不足以改变现状。中国法律史研究可在方法和目的两方面作出适当转变,即中国法律史学者在不否认考证、广泛收集史料为研究基础的前提下,以"通过法律史,超越法律史"的姿态,发挥自身在法学学术及基于本土立场的比较优势,以适当引入现代中国法律问题为导向,在法学问题意识下选择优先研究的法律史专题,结合社会调查,探讨古今法律的联系,寻找中国传统法律中的制度理性和法律智慧,化制度得失为历史启示,使中国法律史学成为推动其他法学学科发展及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学科。这种中国法律史研究的新思路将更有助于提升中国法律史学的学科地位。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2]   中国法史学基础问题反思 [J].
刘广安 .
政法论坛, 2006, (01) :27-31
[3]   得形忘意:从唐律情结到民法典情结 [J].
苏亦工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1) :123-134+208
[4]   法律史学研究方法问题商榷 [J].
苏亦工 .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1997, (04) :72-78
[5]   当代美国的中国法研究 [J].
苏亦工 .
中外法学, 1996, (05) :69-73
[6]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M]. 商务印书馆 , 邓正来著, 2006
[7]  
财税法论丛[M]. 法律出版社 , 刘剑文主编, 2006
[8]  
法律史学科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张中秋, 2006
[9]  
私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易继明主编, 2005
[10]  
清华法治论衡[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高鸿钧主编,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