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MD的河北省耕地数量变化与社会经济因子多尺度关系分析

被引:3
作者
张月丛 [1 ,2 ]
李双成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承德民族师专
关键词
耕地数量; 社会经济; EMD; 多尺度; 河北省;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09.10.027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使用1949年至2006年河北省经济统计数据,对耕地数量、GDP、人口和粮食产量增长率作EMD分解,分别得出四级本征模函数IMF1、IFM2、IFM3、IMF4,生成系列EMD分解图。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波动周期,并把耕地数量波动IMF分量与其它要素IMF分量进行比较找出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7~8年尺度上GDP增长为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在13~15年尺度上人口变化是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在多尺度上粮食产量波动受耕地数量变化控制。未来2~4年内依惯性耕地增长率还有持续下降的可能,未来7~10年内耕地数量有望稳定在一定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基于EMD的山东省GDP增长与耕地变化的关系 [J].
张衍广 ;
林振山 ;
李茂玲 ;
梁仁君 .
地理研究, 2007, (06) :1147-1155
[2]   江苏省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 [J].
叶浩 ;
濮励杰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5) :766-774
[3]   基于EMD的中国大陆强震活动特征分析 [J].
李志雄 ;
朱航 ;
刘杰 ;
曾钢平 ;
丘学林 .
地震, 2007, (03) :57-62
[4]   江河源区达日县近50年气候变化的多尺度分析 [J].
陈克龙 ;
李双成 ;
周巧富 ;
肖景义 .
地理研究, 2007, (03) :526-532+640
[5]   基于小波变换的NDVI与地形因子多尺度空间相关分析 [J].
李双成 ;
高伟明 ;
周巧富 ;
刘逢媛 .
生态学报, 2006, (12) :4198-4203
[6]   基于EMD的我国粮食产量波动及其成因多尺度分析 [J].
刘会玉 ;
林振山 ;
张明阳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5) :745-751
[7]   基于变异率的中国50多年耕地变化动因分析 [J].
王梅 ;
曲福田 .
资源科学, 2005, (02) :39-44
[8]   中国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趋势分析与数据重建:1949~2003 [J].
封志明 ;
刘宝勤 ;
杨艳昭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1) :35-43
[9]   近四百年北半球气温变化的分析:EMD方法的应用 [J].
林振山 ;
汪曙光 .
热带气象学报, 2004, (01) :90-96
[10]   湖南省耕地数量动态变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J].
熊鹰 ;
王克林 ;
郭娴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 (05) :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