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片区责任制与官僚制的二元共治机制——基于浙东K镇的实证研究

被引:25
作者
仇叶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乡镇政府; 片区责任制; 非正式治理; 官僚制; 二元治理;
D O I
10.19648/j.cnki.jhustss1980.2017.01.015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当前片区责任制的管理模式在不少乡镇出现,并日益成为乡村治理不可缺少的制度基础。片区制具有区别于官僚体制的灵活性、综合性与基层适应性,是典型的非正式制度。在实际运作中,它与官僚体制相互依存、嵌套合作,应对复杂的治理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理绩效。从根本上来说,乡镇治理的二元化是对转型时期常态治理与非常态治理交叠的制度性应对,它表明非正式治理能够很好地弥补官僚制的不足,在当前仍然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官僚制以其理性化的特征在西方社会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它是服务于治理目的的工具,对它的评判需要立足于具体的治理情境与治理的有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1]   “协调型”政权:项目制运作下的乡镇政府 [J].
付伟 ;
焦长权 .
社会学研究, 2015, 30 (02) :98-123+243
[13]   论基层运动型治理——兼与周雪光等商榷 [J].
欧阳静 .
开放时代, 2014, (06) :180-190+9
[14]   低制度化治理与非正式制度——对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一个难题的考察 [J].
谢志岿 ;
曹景钧 .
国外社会科学, 2014, (05) :4-11
[15]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质及其实现路径 [J].
白永秀 ;
王颂吉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55 (04) :149-156+171
[16]   运动型治理机制: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再思考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2, (09) :105-125
[17]   在“国家—社会”理论视野中的中国现代国家建构 [J].
任剑涛 .
天津社会科学, 2012, (04) :48-59
[18]   中心工作与国家政策执行——基于F县农村税费改革过程的分析 [J].
吕德文 .
中国行政管理, 2012, (06) :35-39
[19]   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 [J].
渠敬东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5) :113-130+207
[20]   “做作业”与事件性治理:乡镇的“综合治理”逻辑 [J].
欧阳静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4 (06) :10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