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族兴起于古河济之间的考古学考察

被引:27
作者
沈长云
机构
[1]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夏族; 禹都阳城; 古河济之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 [中国文物考古];
学科分类号
0601 ;
摘要
通过对考古发现的古河济地区中心即今濮阳龙山古城聚落群的考察,可证濮阳即文献所称禹都阳城。整个豫东鲁西自仰韶至龙山时期聚落的急剧增长以及大批龙山古城的涌现,说明了以夏后氏为首的夏族在这一带的兴起。通过古河济地区聚落的骤兴与相邻豫西、关中等地聚落的衰退相对比,结合古代中原气候环境的变迁及相应人口结构变化,更显示出古河济地区在虞夏之际已发展成四方辐辏、聚落繁庶的经济文化中心。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6+189 +18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鲁豫皖古文化区的聚落分布与环境变迁 [J].
陈洪波 .
考古, 2007, (02) :48-60+2
[2]   说“夏族”——兼及夏文化研究中一些亟待解决的认识问题 [J].
沈长云 .
文史哲, 2005, (03) :61-68
[4]   山东茌平教场铺遗址龙山文化城墙的发现与发掘 [J].
梁中合 ;
金英熙 ;
贾笑冰 ;
孙淮生 ;
周海铎 .
考古, 2005, (01) :3-6
[5]   二里头、夏与中国早期国家研究 [J].
陈淳 ;
龚辛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4) :82-91
[6]   禹居(都)阳城考辨 [J].
方酉生 .
江汉考古, 1998, (01) :66-72+65
[7]   禹都阳城即濮阳说 [J].
沈长云 .
中国史研究, 1997, (02) :11-18
[8]   东土古国探索 [J].
张学海 .
华夏考古, 1997, (01) :60-72+113
[10]   夏后氏居于古河济之间考 [J].
沈长云 .
中国史研究, 1994, (03) :11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