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鲆抗淋巴囊肿病相关SSR标记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6
作者
范彩霞 [1 ,2 ]
陈松林 [1 ]
王磊 [1 ,3 ]
刘洋 [1 ,2 ]
张英平 [1 ,2 ]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2]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3] 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
关键词
牙鲆; 淋巴囊肿病; 微卫星标记; 分群分析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41.41 [病毒性鱼病];
学科分类号
0906 ;
摘要
为了筛选出中国牙鲆群体的抗淋巴囊肿病相关SSR标记,实验采用分群分析法对102个牙鲆个体(感病56个,抗病46个)进行了抗淋巴囊肿病相关SSR标记的筛选。首先构建了抗、感基因池(抗病个体和感病个体各15个),并利用178对微卫星引物对其进行了扫描;对于在抗、感池间扩增出差异条带的引物,用构建基因池的30个个体对其进行了第一次单个体验证;对于在第一次单个体验证中差异显著的引物用102个个体进行了第二次验证。结果显示,有4对引物(scaffold44022585、scaffold8265003、scaffold7034284和scaffold185597)在抗、感基因池间扩增出了差异条带;经第一次单个体验证,表明scaffold8265003(P=0.023)和scaffold185597(P178bp=0.028,P173bp=0.009)的差异条带在抗、感个体中呈显著性差异;经第二次单个体验证,发现scaffold185597的差异条带在抗、感个体中出现的频率分别为60.9%和14.3%(P=0.001),差异显著;对scaffold185597在10个抗病个体中扩增出的差异条带进行了克隆并测序,经BLAST比对,证实其为黄海水产研究所水产基因组与细胞工程研究室公布的牙鲆微卫星标记scaffold185597中的一段,同源性达到96%。研究表明,微卫星标记scaffold185597可能与牙鲆抗淋巴囊肿病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576 / 58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大菱鲆与耐高温性状相关的微卫星标记筛选 [J].
马爱军 ;
许可 ;
黄智慧 ;
王新安 .
海洋科学进展, 2011, 29 (03) :370-378
[2]   玉米生态核雄性不育系的发现与遗传研究 [J].
宋鹏举 ;
季洪强 ;
裴东明 ;
胡彦民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11, (02) :133-136
[3]   SSR-BSA技术对乌鳢性别差异标记的初步筛选 [J].
刘改艳 ;
陈昆慈 ;
郑光明 ;
朱新平 ;
赵建 ;
徐鹏 ;
孙效文 .
水产学报, 2011, 35 (02) :170-175
[4]  
Distribution and expression in vitro and in vivo of DNA vaccine against 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 in Japanese flounder (Paralichthys olivaceus)[J]. 郑风荣,孙修勤,刘洪展,吴兴安,钟楠,王波,周国栋.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10(01)
[5]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生长性状相关的微卫星标记筛选 [J].
许可 ;
马爱军 ;
王新安 ;
雷霁霖 ;
陈松林 ;
侯仕营 ;
黄智慧 .
海洋与湖沼, 2009, 40 (05) :577-583
[6]   鱼类淋巴囊肿病的研究进展 [J].
王锡亮 ;
宋珊珊 ;
胡国斌 ;
张建业 .
生命科学仪器, 2009, 7 (03) :38-43
[7]   牙鲆抗病群体和家系的建立及其生长和抗病性能初步测定 [J].
陈松林 ;
田永胜 ;
徐田军 ;
邓寒 ;
刘寿堂 ;
刘本伟 ;
季相山 ;
于过才 .
水产学报, 2008, (05) :665-673
[8]   混合分群分析法及其在牧草基因定位中的应用 [J].
桂金山 ;
王赟文 ;
方程 .
草业科学, 2007, (11) :26-31
[9]   牙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J].
肖国华 ;
王玉梅 ;
朱青杰 ;
张战丰 ;
张立坤 ;
高晓田 ;
刘丽杰 ;
张国增 .
河北渔业, 2007, (10) :44-46+54
[10]   褐牙鲆耐热性状相关的微卫星分子标记筛选 [J].
卢钟磊 ;
池信才 ;
王义权 ;
沈月毛 ;
郑忠辉 ;
宋思扬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39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