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格室-后承压板结合部构造的结构特性

被引:21
作者
唐亮
吴文明
刘高
徐国平
机构
[1]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关键词
混合梁; 斜拉桥; 结合部; 有格室-后承压板构造; 有限元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441 [结构原理、结构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14 ; 081406 ;
摘要
有格室-后承压板构造是目前混合梁桥工程中广泛应用的钢混结合部构造形式之一。针对混合梁斜拉桥,通过有限元方法,对该类型结合部构造的受力特点及各结构参数影响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后承压板和加强段顶底板上的抗剪连接件是有格室-后承压板结合部荷载传递的主要部件,格室内抗剪连接件作用不大。在所取的参数范围内,后承压板厚度(20mm―70mm)、格室长度(0.6m―2.0m)的影响很小;加强段长度大等于1.5m后,该参数的影响也可忽略;抗剪连接件刚度和格室高度对该类型结合部构造的受力性能影响很大,是设计过程中需重点考虑的问题。该研究对混合梁桥结合部构造的设计和研究有重要参考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34 / 24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斜拉桥钢箱梁-混凝土索塔结合段的试验研究 [J].
樊健生 ;
聂建国 ;
吕坚锋 ;
张革军 ;
杨晓滨 .
土木工程学报, 2008, (07) :61-66
[2]   混合梁自锚式悬索桥钢混接合段结构形式的对比试验研究 [J].
胡建华 ;
侯文崎 ;
黄琼 .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07, (05) :28-34
[3]   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钢-混凝土接头设计 [J].
刘安双 ;
刘雪山 ;
代彤 ;
刘国祥 .
桥梁建设, 2007, (02) :35-38
[4]   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钢-混凝土接头模型静载与疲劳试验研究 [J].
田军伟 ;
郑罡 ;
唐光武 ;
陈江华 .
公路交通技术, 2007, (02) :113-117
[5]   舟山桃夭门大桥钢与混凝土结合段模型试验研究 [J].
陈开利 ;
王戒躁 ;
安群慧 .
土木工程学报, 2006, (03) :86-90
[6]   混合梁接合部设计技术的发展 [J].
刘玉擎 .
世界桥梁, 2005, (04) :9-12
[7]   混合梁斜拉桥的发展与展望 [J].
陈开利 ;
余天庆 ;
习刚 ;
不详 .
桥梁建设 , 2005, (02) :1-4
[8]   混合型斜拉桥连接部位的传力研究 [J].
文武松 ;
汪双炎 ;
王邦楣 ;
不详 .
桥梁建设 , 1997, (03) :77-83
[9]   生口桥主梁中钢箱梁与PC箱梁接合部的设计 [J].
周璞 .
国外桥梁, 1991, (02)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