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石炭—二叠纪后碰撞花岗岩的Nd、Sr、Pb同位素源区示踪

被引:49
作者
徐学义
马中平
夏祖春
夏林圻
李向民
王立社
机构
[1]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Sr、Nd、Pb同位素特征; 物质来源; 花岗岩; 石炭—二叠纪; 天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P597.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天山造山带不仅是中亚巨型造山带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西部晚古生代岩浆活动的集中区,蕴含着丰富的古亚洲洋演化的复合地质信息。笔者以探索天山晚古生代花岗岩浆活动的物质来源为目标,采用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对该区不同构造单元中具有代表性的花岗岩体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发现天山不同构造单元中花岗岩Sr、Nd、Pb同位素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在与其围岩的同位素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于不同构造单元石炭—二叠纪花岗岩的可能源区。觉罗塔格石炭—二叠纪裂谷带的晚古生代花岗岩,具有最高的εNd(t)值和最低的(87Sr/86Sr)t值,如,以康古尔石英闪长岩为代表的二叠纪花岗岩的源岩可能是早期泥盆纪大南湖岛弧火山岩(新生地壳);博格达地区的晚石炭—二叠纪花岗岩是早期基性火山岩,亦可能是底侵基性岩部分熔融的产物。中新元古代基底晚石炭—二叠纪裂谷带中花岗岩的源岩亦为同期基性火山岩,但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受到古老基底地壳的混染,导致其εNd(t)值低于石炭—二叠纪裂谷带中花岗岩,而(87Sr/86Sr)t高于石炭—二叠纪裂谷带花岗岩。南天山东段和前寒武系微地块及其边缘中的晚古生代(含个别早古生代花岗岩)花岗岩分别是类似于库米什斜长角闪岩的古老地壳和西天山元古代古老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因此它们均具有负的εNd(t)值和异常高的(87Sr/86Sr)t值。上述认识对于了解天山晚古生代区域岩石圈演化及深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8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东天山土屋-延东斑岩铜矿带埃达克岩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张连昌
    秦克章
    英基丰
    夏斌
    舒建生
    [J]. 岩石学报, 2004, (02) : 259 - 268
  • [2] 西天山北部晚古生代火山-浅侵位岩浆岩40Ar/39Ar同位素定年
    赵振华
    白正华
    熊小林
    梅厚钧
    王一先
    [J]. 地球化学, 2003, (04) : 317 - 327
  • [3] 从中亚正εNd值花岗岩看超大陆演化和大陆地壳生长的关系
    洪大卫
    王式洸
    谢锡林
    张季生
    王涛
    [J]. 地质学报, 2003, (02) : 203 - 209
  • [4] 东天山中酸性侵入岩浆作用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李文明
    任秉琛
    杨兴科
    李有柱
    陈强
    [J]. 西北地质, 2002, (04) : 41 - 64
  • [5] 新疆东天山斑岩型铜矿带及其大地构造格局
    芮宗瑶
    刘玉琳
    王龙生
    王义天
    [J]. 地质学报, 2002, (01) : 83 - 94
  • [6] 西天山阿吾拉勒埃达克质岩石成因:Nd和Sr同位素组成的限制
    熊小林
    赵振华
    白正华
    梅厚钧
    许继峰
    王强
    [J]. 岩石学报, 2001, (04) : 514 - 522
  • [7] 底侵玄武质下地壳的熔融:来自安徽沙溪adakite质富钠石英闪长玢岩的证据
    王强
    赵振华
    熊小林
    许继锋
    [J]. 地球化学, 2001, (04) : 353 - 362
  • [8] 博格达陆内碰撞造山带挤压-拉张构造转折期的侵入活动
    顾连兴
    胡受奚
    于春水
    赵明
    吴昌志
    李宏宇
    [J]. 岩石学报, 2001, (02) : 187 - 198
  • [9] 兴蒙造山带正ε(Nd,t)值花岗岩的成因和大陆地壳生长
    洪大卫
    王式
    谢锡林
    张季生
    [J]. 地学前缘, 2000, (02) : 441 - 456
  • [10] 天山托木尔峰花岗质岩石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周泰禧
    陈江峰
    谢智
    张巽
    杨学昌
    陈福明
    [J]. 岩石学报, 2000, (02) : 153 -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