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干旱等级划分

被引:39
作者
薛昌颖 [1 ,2 ]
刘荣花 [1 ,2 ]
马志红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
关键词
干旱; 灾害; 土壤湿度; 夏玉米; 作物水分亏缺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干旱是影响黄淮海地区夏玉米产量稳定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建立夏玉米干旱灾害指标,开展夏玉米干旱灾害的监测及评估,对农业防灾减灾意义重大。该文根据夏玉米生长发育过程,选择土壤相对湿度和作物水分亏缺指数分别建立夏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干旱等级指标。首先在综合分析有关夏玉米土壤水分指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了夏玉米各生育阶段不同干旱等级的土壤相对湿度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河南省农业气象观测站多年观测资料,建立水分亏缺指数与土壤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模型,利用已确定的土壤相对湿度指标计算得出夏玉米不同生育阶段不同干旱等级的水分亏缺指数干旱指标。根据土壤相对湿度指标,夏玉米播种-出苗、出苗-拔节、拔节-抽雄、抽雄-乳熟和乳熟-成熟5个生育阶段发生轻旱的临界值分别为65%、60%、70%、75%和70%,发生重旱的临界值分别为45%、40%、50%、55%和50%,发生特旱的临界值分别为40%、35%、45%、50%和45%;而根据水分亏缺指数指标,5个生育阶段发生轻旱的水分亏缺指数的临界值分别为35%、40%、20%、10%和35%,发生重旱水分亏缺指数临界值分别为50%、65%、55%、45%和65%,发生特旱的临界值分别为55%、75%、65%、55%和75%。在黄淮海夏玉米区选择代表站点对确定的干旱等级指标进行了验证,土壤相对湿度和水分亏缺指数判定的干旱等级相同及相差一个等级的百分率变化在71%91%,表明2套指标对干旱发生情况的判别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与历史典型干旱年份灾情对比,2套指标能够较好的判定出历史年份夏玉米生长季干旱发生情况,能够用于夏玉米干旱的监测、评估等方面的科研及业务服务中。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5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1]   基于作物水分亏缺指数的春玉米季节性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J].
黄晚华 ;
杨晓光 ;
曲辉辉 ;
冯利平 ;
黄彬香 ;
王靖 ;
施生锦 ;
武永峰 ;
张晓煜 ;
肖小平 ;
杨光立 ;
李茂松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8) :28-34
[12]   作物水分亏缺指数在农业干旱监测中的适用性 [J].
张艳红 ;
吕厚荃 ;
李森 .
气象科技, 2008, (05) :596-600
[13]   干旱胁迫对夏玉米叶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J].
毕建杰 ;
刘建栋 ;
叶宝兴 ;
谢连杰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8, (01) :10-15
[14]   水分胁迫对玉米苗期生理和形态特性的影响 [J].
郑盛华 ;
严昌荣 .
生态学报, 2006, (04) :1138-1143
[15]   土壤干旱和内源ABA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J].
郭安红 ;
刘庚山 ;
任三学 ;
安顺清 ;
阳园燕 .
自然灾害学报, 2004, (04) :82-87
[16]   土壤水分胁迫对玉米形态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J].
白莉萍 ;
隋方功 ;
孙朝晖 ;
葛体达 ;
吕银燕 ;
周广胜 .
生态学报, 2004, (07) :1556-1560
[17]   干旱胁迫对玉米雌穗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J].
宋凤斌 ;
戴俊英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1) :18-22
[18]   玉米花期干旱及复水对植株补偿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J].
关义新 ;
戴俊英 ;
徐世昌 ;
黄成星 .
作物学报, 1997, (06) :740-745
[19]   黄淮海中部地区作物水分胁迫和干旱研究结果 [J].
安顺清 ;
朱自玺 ;
吴乃元 ;
焦仪珍 .
中国农业科学, 1991, (02) :13-18
[20]   夏玉米土壤水分指标研究 [J].
朱自玺 ;
侯建新 .
气象, 1988, (09)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