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RT-PCR和RACE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从石蒜花瓣中克隆到1个黄烷酮3–羟化酶(F3H)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全长1293bp,包含1098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365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该序列编码的氨基酸与水仙的F3H具有高达91%的同源性,将其命名为LrF3H。二级结构预测表明,随机卷曲是LrF3H蛋白最大量的结构元件,而α–螺旋和延伸链散布于整个蛋白中。保守结构域预测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典型的F3H蛋白功能结构域,其保守结构域中含有铁离子及2–O–酮戊二酸结合位点,属于2OG-FeⅡOxy双加氧酶超家族。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LrF3H在整个花发育过程中均表达,而且从初蕾期到盛开期随着花瓣着色加深表达量逐渐增加,盛开期表达量最高,之后随着花朵萎蔫表达量下降;在不同器官中,LrF3H的表达量在花瓣和花葶中最高,而在根、鳞茎和叶片中都很低,推测该基因在石蒜花色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