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方测证”方法应用的反思

被引:31
作者
唐仕欢
杨洪军
黄璐琦
机构
[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关键词
以方测证; 实验对照; 病证结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2 [中医治疗学];
学科分类号
100502 ;
摘要
通过总结“以方测证”方法的应用概况,指出在应用过程中主要存在实验对照设立不合理、药效学指标的选择过于简单、“药病对应”的研究受到忽视等问题。从而提出应用“以方测证”方法进行研究,必须设立对照;病证结合是“以方测证”的关键点;方剂功效的界定是“以方测证”的前提等相应的研究思路和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259 / 26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证候与方剂相关性的研究 [J].
孙占全 ;
刘艳骄 ;
西广成 ;
黄晓华 ;
易建强 ;
黄璐琦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6, (02) :150-152
[2]   证候模型研究的思路 [J].
田金洲 ;
王永炎 ;
时晶 ;
朱爱华 ;
黄启福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06) :18-21
[3]   方证对应理论源流及临床研究 [J].
王阶 ;
张兰凤 ;
王永炎 .
世界科学技术, 2004, (04) :13-17+84
[4]   胃热证动物模型的建立 [J].
梁念海 ;
宓穗卿 ;
胡瑞德 ;
王培训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4, (02) :82-86
[5]   用以药测证原理研究慢性肾衰大鼠模型的中医证候属性 [J].
孙景波 ;
华荣 ;
曾星 ;
欧润妹 ;
邓时贵 ;
巫志峰 ;
黄培新 .
现代中医药, 2004, (02) :61-63
[6]   肝阳上亢证辅助实验诊断指标的进一步研究 [J].
尤劲松 ;
胡随瑜 ;
夏大胜 .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2, (03) :239-241
[7]   张仲景治疗杂病组方用药特点探讨 [J].
黄江涛 .
河北中医, 2000, (11) :867-868
[8]   关于“有是证用是方”的反思 [J].
王玉川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 (06) :2-4+70
[9]   庆大霉素中毒性聋与肾阳虚证相关性初步实验研究 [J].
王东方 ;
干祖望 ;
余江毅 ;
曹济航 .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7, (03) :28-29+27
[10]   《伤寒论》寓证于方举隅 [J].
周庚生 ;
王晓云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1997, (01)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