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红壤性质及花生生长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唐晓雪 [1 ,2 ]
刘明 [1 ]
江春玉 [1 ]
吴萌 [1 ]
李忠佩 [1 ]
机构
[1]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化学促腐秸秆堆肥; 土壤酶; 微生物生物量; 花生生长;
D O I
10.13758/j.cnki.tr.2015.02.020
中图分类号
S141.4 [堆肥、沤肥]; S565.2 [花生];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化肥配合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红壤养分、生物学特性和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NPK、NPKD1、NPKD2)处理相比,氮磷钾化肥配合秸秆直接还田(NPKJG)处理土壤碱解氮降低了7.88%31.37%,速效磷降低了7.72%23.81%。各处理土壤脲酶活性在花生的生长期间先降低后升高,而转化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除NPK处理的转化酶活性持续降低外)。氮磷钾化肥配合Fe SO4促腐秸秆堆肥还田处理(NPKD2)提高了土壤脲酶活性26.14%,而配合碱渣促腐秸秆堆肥处理(NPKD1)提高了土壤转化酶活性66.13%。氮磷钾化肥配合Fe SO4促腐秸秆堆肥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较高,且提高了花生各农艺性状指标和产量。
引用
收藏
页码:324 / 3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不同添加剂处理秸秆腐解物对红壤性质的影响 [J].
翟修彩 ;
刘明 ;
李忠佩 ;
徐阳春 .
土壤, 2013, 45 (05) :868-874
[2]   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对水稻生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J].
韩新忠 ;
朱利群 ;
杨敏芳 ;
俞琦 ;
卞新民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1 (11) :2192-2199
[3]   不同添加剂处理对水稻秸秆腐解效果的影响 [J].
翟修彩 ;
刘明 ;
李忠佩 ;
徐阳春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2, (12) :2412-2419
[4]   秸秆还田对宁南旱作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及酶活性的影响 [J].
路文涛 ;
贾志宽 ;
张鹏 ;
王维 ;
侯贤清 ;
杨保平 ;
李永平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0 (03) :522-528
[5]   长期施用无机肥对红壤旱地养分和结构及花生产量的影响 [J].
姜灿烂 ;
何园球 ;
李辉信 ;
李成亮 ;
刘晓利 ;
陈平帮 ;
王艳玲 .
土壤学报, 2009, 46 (06) :1102-1109
[6]   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协调关系的研究 [J].
李清华 ;
黄金堂 ;
陈海玲 ;
李淑萍 ;
谢志琼 .
花生学报, 2008, 37 (04) :40-44
[7]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酶活性与肥力因素的相关性 [J].
王灿 ;
王德建 ;
孙瑞娟 ;
林静慧 .
生态环境, 2008, (02) :688-692
[8]   紫色土丘陵区秸秆还田的腐解特征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J].
陈尚洪 ;
朱钟麟 ;
吴婕 ;
刘定辉 ;
王昌全 .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6) :141-144
[9]   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的影响 [J].
李春霞 ;
陈阜 ;
王俊忠 ;
李友军 ;
付国占 ;
陈明灿 .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11) :68-70
[10]   不同促腐条件下秸秆直接还田对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的影响 [J].
张电学 ;
韩志卿 ;
刘微 ;
高书国 ;
常连生 ;
侯东军 ;
李国舫 .
土壤通报, 2006, (03) :475-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