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种饵料微藻的脂肪酸组成特点及在河蟹育苗中的应用

被引:23
作者
陆开宏
林霞
机构
[1] 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2] 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浙江宁波
[3] 浙江宁波
关键词
微藻; EPA; DHA; 应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3.21 [活饵料];
学科分类号
090502 ;
摘要
:1 996~ 1 999年间对我国 1 3种习见海、淡水微藻及部分单克隆藻株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 (PUFA)组成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在各自适宜培养条件下获得的 1 3种藻类细胞中 ,硅藻门的三角褐指藻 (Phaeodactylumtricornutum)、中肋骨条藻 (Skeletonemacostatum)、新月菱形藻 (Nitzschiaclosterium)、牟氏角毛藻 (Chaetocerosmuelleri)和金藻门的绿色巴夫藻(Pavlovaviridis)具有较高的EPA含量 ,占脂肪酸总量的比例分别为 1 9.1 3 %~ 2 8.0 0 %、2 4.6 2 %、2 7.80 %、2 1 .45%和 2 6 .6 5% ;而 1 3种藻类细胞中DHA的含量普遍较低 ,只有绿色巴夫藻、球等鞭金藻 (Isochrysisgalbana)和等鞭金藻 (Isochrysissp .)存在有意义的DHA含量 .蓝藻门的钝顿螺旋藻 (Spirulina platensis)、绿藻门的亚心形扁藻 (Platymonassubcordiformis)、盐藻 (Dunaliellasalina)、海水小球藻 (Chlorellasp)、淡水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pyrenoidosa)和淡水斜生栅藻 (Scenedesmusobliquus)没有或仅有很小比例的EPA和DHA .利用高EPA藻种三角褐指藻和DHA含量较高的球等鞭金藻饲育河蟹第一期(Z1 )和第二期蚤状幼体 (Z2 ) ,Z1 至Z2 的变态率及大眼幼体 (M)育成率均明显高于海水小球藻、螺旋藻和鸡蛋黄饲育的对照组 .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海洋微藻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 [J].
李荷芳 ;
周汉秋 .
海洋与湖沼, 1999, (01) :34-40
[2]   藻类中EPA、DHA的含量及其在水产养殖等领域中的应用 [J].
陆开宏,孙世春 .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8, (02) :90-99
[3]   利用海洋微藻培养生产ω-3多不饱和脂肪酸附视频 [J].
姜悦 ;
陈峰 ;
梁世中 .
海洋科学, 1997, (06) :18-20
[4]   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廿碳五烯酸和廿二碳六烯酸 [J].
徐天宇 .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5, (01) :56-65
[5]   EPA、DHA在海产仔稚鱼中的营养作用 [J].
严正凛 ;
曾文德 ;
江宏 ;
刘敏 .
福建水产, 1994, (02) :54-5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