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尺度空间运输联系特征与区域发展趋势

被引:10
作者
李潭峰
全波
机构
[1]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空间运输联系; 新经济地理学; 区域化; 中心—外围; 客运; 货运;
D O I
10.13813/j.cn11-5141/u.2014.0302
中图分类号
U113 [运输网];
学科分类号
08 ; 0823 ;
摘要
空间运输联系反映了地理单元间的经济联系,是考察区域间相互作用的重要依据。首先,基于全国和省域层面运输联系数据,对中国区域尺度运输生成、增长、交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国家尺度空间运输联系呈现明显的分区差异特征:东部沿海地区面向全国的中心地位突出,运输联系呈现明显的区域化态势;中部地区受沿海经济中心吸引影响,运输联系处于离散状态;西南地区表现出与经济封闭性相对应的边缘且相互孤立的运输特征;全国层面呈现明显的以沿海为中心、以中部地区为主要腹地的大尺度物流运输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从外源导向的经济特征、距离约束、运输成本的变动三方面解析空间运输联系特征的形成机理。最后,从交通角度对川渝、中三角地区未来发展态势进行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钻石结构”——试论国家空间战略演进 [J].
李晓江 .
城市规划学刊, 2012, (02) :1-8
[2]   制造业扩散的时刻是否已经到来 [J].
王非暗 ;
王珏 ;
唐韵 ;
范剑勇 .
浙江社会科学, 2010, (09) :2-10+125
[3]   中国城市体系的“中心-外围模式” [J].
许政 ;
陈钊 ;
陆铭 .
世界经济, 2010, 33 (07) :144-160
[4]   京津都市圈空间运输联系的分布特征研究 [J].
刘昕 ;
吴永平 ;
付鑫 .
公路交通科技, 2006, (10) :155-158
[5]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经济结构变迁与城际联系特征分析 [J].
李平华 ;
于波 .
经济地理, 2005, (03) :362-365
[6]   美国早期制造业集中的转变及其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 [J].
范剑勇 ;
杨丙见 .
经济研究, 2002, (08) :66-73+95
[7]   珠江三角洲客、货运量的空间演化研究 [J].
曹小曙 ;
阎小培 .
人文地理, 2002, (03) :66-68
[8]   九十年代我国区际货流联系的变动趋势 [J].
周一星 ;
杨家文 .
中国软科学, 2001, (06) :85-89
[9]   运输联系与经济联系共存发展研究 [J].
金凤君 .
经济地理, 1993, (01) :76-80
[10]   我国空间运输联系的实验研究——以货流为例 [J].
金凤君 .
地理学报, 1991, (01) :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