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布和沙漠腹地古湖存在的沙嘴证据及环境意义

被引:15
作者
春喜 [1 ,2 ]
陈发虎 [3 ]
范育新 [3 ]
夏敦胜 [4 ]
赵晖 [4 ]
机构
[1]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内蒙古自治区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
[3]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乌兰布和沙漠; 沙嘴; 环境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1 [古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通过大范围的系统野外考察发现,在乌兰布和沙漠腹地存在众多干盐湖,其周围存在不同高度的湖岸堤。其中,贺日木西尼沙嘴最为典型。该沙嘴呈NW-SE走向,海拔高度从1052m下降至1035m,长达11km,是古湖泊发育和存在的重要证据和标志。通过对湖滨沉积物的OSL年代测定,该沙嘴形成于全新世的8.6-7kaBP阶段,与中国西部许多沙漠出现的相对湿润环境状况相一致。其主要由强劲的风力作用和吉兰泰古湖沿岸流以及丰富的松散物质传输堆积而成。依据该沙嘴的海拔高程和形成年代来推测,在乌兰布和沙漠腹地曾经发育面积巨大的古湖,其范围西到吉兰泰盆地,东延河套盆地西部,形成早全新世的吉兰泰古湖。之后,受区域构造运动和干旱气候的影响,古湖水位下降,水域面积缩小,古大湖解体,导致该沙漠腹地的古湖部分水体逐渐向西退缩,形成了吉兰泰盐湖。在古湖退缩过程中,乌兰布和沙漠腹地残留众多湖泊,随着气候干旱化和蒸发作用的加剧,这些湖泊逐渐演变成盐湖。在强劲的风力驱动下,古湖周围的松散物质被侵蚀、搬运、扩散、堆积成现在的乌兰布和沙漠。
引用
收藏
页码:339 / 34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晚第四纪“吉兰泰-河套”古大湖的初步研究 [J].
陈发虎 ;
范育新 ;
春喜 ;
DBMadsen ;
CGOviatt ;
赵晖 ;
杨丽萍 ;
孙洋 .
科学通报, 2008, (10) :1207-1219
[2]   乌兰布和沙漠的形成与环境变化 [J].
春喜 ;
陈发虎 ;
范育新 ;
夏敦胜 ;
赵辉 .
中国沙漠, 2007, (06) :927-931
[3]   呼包盆地第四纪地层与环境演化 [J].
李建彪 ;
冉勇康 ;
郭文生 .
第四纪研究, 2007, (04) :632-644
[4]   晚更新世晚期呼包盆地环境演化与地貌响应 [J].
马保起 ;
李德文 ;
郭文生 .
第四纪研究, 2004, (06) :630-637
[5]   乌兰布和沙漠东海子湖全新世湖相沉积结构分析及其环境意义 [J].
贾铁飞 ;
银山 ;
何雨 ;
赵明 ;
包桂兰 .
中国沙漠, 2003, (02) :67-72
[6]   近2000年来内蒙后套平原黄河河道演变 [J].
李炳元 ;
葛全胜 ;
郑景云 .
地理学报, 2003, (02) :239-246
[7]  
40ka以来青藏高原的4次湖涨期及其形成机制初探[J]. 贾玉连,施雅风,王苏民,蒋雪中,李世杰,王爱军,李徐生.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S1)
[8]   乌兰布和沙漠北部沉积物特征及环境意义 [J].
贾铁飞 ;
何雨 ;
裴冬 .
干旱区地理, 1998, (02) :36-42
[9]   甘肃的第四系 [J].
曹兴山 .
甘肃地质学报, 1997, (02) :2-4+6-30+32-41+43-44
[10]   内蒙古包头地区萨拉乌苏组的发现及其意义 [J].
聂宗笙 ;
李克 .
科学通报, 1988, (21) :1645-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