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第四纪“吉兰泰-河套”古大湖的初步研究

被引:71
作者
陈发虎 [1 ]
范育新 [1 ]
春喜 [1 ]
DBMadsen [2 ]
CGOviatt [3 ]
赵晖 [4 ]
杨丽萍 [1 ]
孙洋 [4 ]
机构
[1]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Texas Archeological Research Laboratory,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TX,USA
[3] Department of Geology,Kansas State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吉兰泰-河套”古湖; 湖岸堤; 湖相沉积; 晚第四纪; 高湖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1 [古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野外考察、探坑剖面观测和遥感影像分析,发现吉兰泰盐湖周围存在高湖面遗留的地貌、沉积和生物证据.在海拔1060,1050,1044和1035m共有4道古湖岸堤,分别高出现代盐湖37,27,21和12m.在海拔1070~1080m之间(高出现代盐湖47~57m)存在古湖滨砂砾石沉积,若干地点保存有古湖岸堤形态;在乌兰布和沙漠腹地的贺日木西尼也发现1080m高程及其以下的湖滨砂砾石和典型湖相沉积,以及从海拔1050~1035m,长11km的典型砂嘴.河套黄河南岸黄河水文站砂场、什拉召砂场也发现古湖岸堤,杭锦旗巴拉贡砂场发现发育在冲洪积砂砾石层上的湖滨砾石沉积.沿狼山-阴山南麓若干剖面点发现湖岸侵蚀台地及湖滩岩和湖滨相沉积.在黄河进入河套的乌海附近发现水下三角洲沉积,黄河出口的托克托台地存在典型湖相沉积.在湖滨沉积物中,普遍保存有蓝蚬、萝卜螺和扁卷螺等水生软体动物壳体,部分湖相细粒沉积物中也可见到介形虫壳体.出露较好的湖相沉积剖面具有典型的进积型垂向层序,较高湖岸堤普遍保存有湖滩岩.这些证据说明,曾存在一个覆盖吉兰泰和河套平原大部分地区的巨大古湖,湖面海拔可达1080m,建议称作"吉兰泰-河套"古大湖.光释光测年结果表明,该古大湖存在于距今5~6万年前.海拔1060~1035m间的4道湖岸堤代表了5~6万年到全新世早期间的湖面波动,而真正吉兰泰盐湖状态仅形成于距今5500年以来."吉兰泰-河套"古大湖的发现,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河套地区晚第四纪黄河发育、乌兰布和-库布齐沙漠的形成演化以及区域气候变化和新构造运动都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207 / 121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呼包盆地第四纪地层与环境演化 [J].
李建彪 ;
冉勇康 ;
郭文生 .
第四纪研究, 2007, (04) :632-644
[2]   河套盆地托克托台地湖相层研究 [J].
李建彪 ;
冉勇康 ;
郭文生 .
第四纪研究, 2005, (05) :630-639
[3]   晚更新世晚期呼包盆地环境演化与地貌响应 [J].
马保起 ;
李德文 ;
郭文生 .
第四纪研究, 2004, (06) :630-637
[4]   西藏纳木错末次间冰期以来的气候变迁与湖面变化 [J].
赵希涛 ;
朱大岗 ;
严富华 ;
吴中海 ;
马志邦 ;
麦学舜 .
第四纪研究, 2003, (01) :41-52
[5]   距今42~18ka腾格里沙漠古湖泊及古环境 [J].
张虎才 ;
马玉贞 ;
李吉均 ;
曹继秀 ;
祁元 ;
陈光杰 ;
方红兵 ;
穆德芬 ;
冯兆东 ;
彭金兰 ;
H.J.Pachur ;
B.Wünnemann .
科学通报, 2002, (24) :1847-1857
[6]   中国活动构造基本特征 [J].
邓起东 ;
张培震 ;
冉勇康 ;
杨晓平 ;
闵伟 ;
楚全芝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2) :1020-1030+1057
[7]   吉兰泰盐湖演变卫星雷达遥感研究 [J].
王飞跃 .
国土资源遥感, 2001, (04) :35-39+69
[8]   纳木错湖相沉积与藏北高原古大湖 [J].
朱大岗 ;
孟宪刚 ;
赵希涛 ;
吴珍汉 ;
冯向阳 ;
吴中海 ;
邵兆刚 ;
刘琦胜 .
地球学报, 2001, (02) :149-155
[9]   黄河托克托段早中更新世湖相地层剖面的建立及其意义 [J].
贾铁飞 ;
银山 ;
赵明 ;
包桂兰 ;
白冰冰 .
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2001, (01) :74-78
[10]   青藏高原大湖期 [J].
李炳元 .
地理学报, 2000, (02) :174-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