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寒武纪—奥陶纪优质烃源岩沉积与古环境变化的关系:碳氧同位素新证据

被引:70
作者
张水昌 [1 ]
R L WANG [2 ]
金之钧 [3 ]
张宝民 [1 ]
王大锐 [1 ]
边立曾 [4 ]
机构
[1] 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Brookhaven National
关键词
寒武纪; 奥陶纪; 碳、氧同位素; 古气候; 烃源岩; TOC;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塔里木盆地东部塔东2井上震旦统和寒武系—奥陶系样品进行TOC和碳、氧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分析,发现该井稳定碳、氧同位素值在寒武系—中奥陶统发生明显变化,该层还赋存高有机质丰度烃源岩,其TOC值的高低可反映当时的生物产率和埋藏率。碳和氧同位素值在寒武系/上震旦统分界处正向漂移,说明正好在进入寒武纪前气候明显变冷,海平面下降。接着,下寒武统底部以碳和氧同位素值的快速负向漂移为标志,表明古气候迅速变暖和海平面大幅度上升,烃源岩TOC值也达到全井柱最高值。古气候显著波动、海平面最高及其频繁变化和沉积物高TOC是早寒武世的显著特征;而晚寒武世—早奥陶世,同位素正向漂移,暗示海平面下降,沉积物TOC也随之下降并降至最低;到了早奥陶世末,即早、中奥陶世的过渡时期,同位素又开始负向漂移,TOC又开始升高;中奥陶世,同位素强烈负向漂移,TOC又升至新高。稳定碳、氧同位素值的变化及其所指示的古气候与海平面变化,以及与TOC的响应关系,指示冰期、冰后期之交,古气候迅速变暖和海平面大幅度上升有利于烃源岩发育;同时暗示,δ13C、δ18O与生烃母质生物的有机生产率、有机埋藏率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即高TOC含量反映高的有机生产率和高的有机埋藏率;而与其同步反方向变化的δ13C、δ18O则暗示海平面较高,沉积环境属远陆海域,表层水中生烃母质生物的光合作用很强。而有机质的高产率和高埋藏率,导致海水中δ12C和δ16O被大量地固定在沉积物中。这样,就使海水中相对富集13C和18O重同位素而使海水变“重”;而这种“重”海水,又导致了同时期浅水区碳酸盐沉积物的δ13C和δ18O值明显增高。
引用
收藏
页码:459 / 46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海相烃源岩发育控制因素 [J].
张水昌 ;
张宝民 ;
边立曾 ;
金之钧 ;
王大锐 ;
张兴阳 ;
高志勇 ;
陈践发 .
地学前缘, 2005, (03) :39-48
[2]   贵州寒武系底部碳同位素负异常的地层学和生物学意义 [J].
杨瑞东 ;
朱立军 ;
王世杰 ;
姜立君 ;
张位华 ;
高慧 .
地质学报, 2005, (02) :157-164
[3]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烃源岩生成甲烷的动力学参数及其应用 [J].
李贤庆 ;
肖贤明 ;
米敬奎 ;
TANG Yongchun ;
肖中尧 ;
刘德汉 ;
申家贵 ;
刘金钟 .
地质学报, 2005, (01) :133-142
[4]   浙江江山寒武系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探讨 [J].
郭福生 ;
彭花明 ;
潘家永 ;
杜杨松 ;
刘林清 ;
罗能辉 ;
饶明辉 ;
王正其 .
地层学杂志, 2003, (04) :289-297
[5]   碳酸盐岩中稳定同位素对古气候的表征 [J].
王大锐 ;
白玉雷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5) :30-32+6
[6]   泥盆纪海相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组成及演变 [J].
陈代钊 ;
陈其英 ;
江茂生 .
岩相古地理, 1995, 15 (05) :22-28
[7]   贵州二叠纪海相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演化规律 [J].
田景春,曾允孚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5, (01) :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