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南沙海域沉积物中可培养微生物及其多样性分析

被引:31
作者
孙风芹
汪保江
李光玉
刘秀片
杜雅萍
赖其良
邵宗泽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遗传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南海南沙; 海洋细菌; 生物资源; 生物多样性; 产芽孢菌; 芽孢杆菌;
D O I
10.13343/j.cnki.wsxb.2008.12.001
中图分类号
Q93 [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5 ; 100705 ;
摘要
【目的】为了从南沙海域中分离获得微生物菌种资源,【方法】本文通过沉积物采样、可培养菌分离及16S rRNA鉴定,【结果】从22个站点的沉积物样品中获得349株细菌,分属于87个种。发现产芽孢细菌分布最广,并在10个站点的分离株中占多数;它们是Bacillus,Halobacillus,Brevibacillus,Paenibacillus,Pontibacillus和Thalassobacillus。其中芽孢杆菌(Bacillus)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种类上都最多,分别属于34种,其中有8个可能的新种。此外,γ-Proteobacteria是分离率较高的另一亚群;其中,假单胞菌(Pseudomonas),海杆菌(Marinobacter),食烷菌(Alcanivorax)属的细菌最多。统计还发现,在深度750~2000 m之间,低GC含量的细菌最丰富,而深度2000 m以下,分离株则全部为γ-Proteobacteria。【结论】南沙沉积物可培养微生物中产芽孢细菌及γ-Proteobacteria比较丰富;其中,产芽孢细菌的多样性最高,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578 / 158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南海深海沉积物烷烃降解菌的富集分离与多样性初步分析 [J].
刘真 ;
邵宗泽 .
微生物学报, 2007, (05) :869-873
[2]   北极太平洋扇区海洋沉积物细菌多样性的系统发育分析 [J].
李会荣 ;
俞勇 ;
曾胤新 ;
陈波 ;
任大明 .
微生物学报, 2006, (02) :177-183
[3]   南沙海区沉积物中细菌和古细菌16S rDNA多样性的研究 [J].
许飞 ;
戴欣 ;
陈月琴 ;
周惠 ;
蔡剑华 ;
屈良鹄 .
海洋与湖沼, 2004, (01) :89-94
[4]   中国南海南沙海区沉积物中细菌16S rDNA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J].
戴欣 ;
周惠 ;
陈月琴 ;
蔡创华 ;
周毅频 ;
周世宁 ;
屈良鹄 .
自然科学进展, 2002, (05) :33-38
[5]  
精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M].(美)F.奥斯伯(FrederickM.Ausubel)等著;颜子颖;王海林译;.科学出版社.1998,
[6]   Biodiversity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degrading bacteria from deep sea sediments of the Middle Atlantic Ridge [J].
Cui, Zhisong ;
Lai, Qiliang ;
Dong, Chunming ;
Shao, Zongze .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08, 10 (08) :2138-2149
[7]   Pseudomonas, the dominant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degrading bacteria isolated from Antarctic soils and the role of large plasmids in horizontal gene transfer [J].
Ma, YF ;
Wang, L ;
Shao, ZZ .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06, 8 (03) :455-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