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新生代断裂系统形成机制

被引:56
作者
周天伟 [1 ,2 ]
周建勋 [1 ,2 ]
董月霞 [3 ]
王旭东 [3 ]
常洪卫 [1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石油冀东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南堡凹陷; 新生代; 断裂系统; 砂箱模拟; 伸展构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基于南堡凹陷实际地质条件设计了3组不同伸展方向的平面砂箱模型,根据模型试验结果与地质实际综合分析,探讨了南堡凹陷新生代断裂系统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南堡凹陷新生代构造是区域南-北向伸展作用的产物,南堡凹陷的复杂断裂系统是在南-北向伸展过程的不同阶段逐步形成的;南堡凹陷新生代构造的形成主要受控于特定的边界几何条件,并非多期构造作用叠加或先存走滑断裂重新活动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南堡凹陷东营组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相预测 [J].
徐安娜 ;
郑红菊 ;
董月霞 ;
汪泽成 ;
殷积峰 ;
严伟鹏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4) :437-443
[2]   东营凹陷沙三—东营期断裂活动特征 [J].
叶兴树 ;
王伟锋 ;
戴俊生 ;
陈世悦 ;
林腊梅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7-11
[3]  
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构造变形机制:物理模拟和讨论[J]. 周建勋,周建生.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06)
[4]   埕岛地区中生代和新生代断层发育特征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J].
李伟 ;
吴智平 ;
张明华 ;
郑德顺 ;
周瑶琪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1-6+11
[5]   沾化凹陷断层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J].
张凡芹 ;
王伟锋 ;
张晶 ;
李宝钢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5) :1-6
[6]   南堡凹陷的形成演化与油气的关系 [J].
周海民 ;
魏忠文 ;
曹中宏 ;
丛良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4) :345-349
[7]   南堡凹陷北部断裂特征动力学分析 [J].
石振荣 ;
葛云龙 ;
秦风启 .
断块油气田, 2000, (04) :1-4+19
[8]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裂陷作用和伸展构造 [J].
马杏垣 ;
刘和甫 ;
王维襄 ;
汪一鹏 .
地质学报, 1983, (01) :22-32
[9]   渤海湾盆地的形成机理与油气分布特点新议 [J].
胡朝元 .
石油实验地质, 1982, (03) :161-167
[10]  
旋扭构造动力学[M]. 地质出版社 , 李东旭[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