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初中生心理应激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被引:4
作者
叶曼 [1 ]
张静平 [2 ]
机构
[1]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胸外四病区
[2] 中南大学护理学院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留守初中生; 心理健康; 结构方程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分析应激源及应激中介因素与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建立留守初中生心理应激模型。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家庭关怀度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自尊量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湖南省五个县(市)5个乡(镇)中学1309名留守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生活事件(路径系数=0.08)可直接影响心理健康状况,同时可以作用于消极应对方式(路径系数=0.01)和家庭关怀度(路径系数=-0.02)而间接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路径系数=-0.02)、自尊(路径系数=-0.03)、消极应对方式(路径系数=0.07)、积极应对方式(路径系数=-0.04)、情绪稳定(路径系数=0.04)、精神质(路径系数=0.11)也可以直接作用于心理健康状况;家庭关怀度(路径系数=0.10)、个性中的内外向(路径系数=0.21)、情绪稳定性(路径系数=-0.83)、精神质(路径系数=-1.87)可以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路径系数=4.89)可以介导家庭关怀度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结论个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家庭关怀度、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自尊对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社会支持在初中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间的调节作用 [J].
郭学东 ;
李亚卿 ;
王立娜 ;
申继亮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 (05) :530-531
[2]   中学生日常烦恼与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 [J].
张智 ;
李文芳 ;
梁庆 ;
董瑶洁 ;
周波 ;
廖峻 ;
胡发稳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 (07) :641-643
[3]   初中生主观社会支持与自尊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 [J].
刘勇 ;
梁慧华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5, (12) :1106-1107+1120
[4]   自尊量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 [J].
韩向前 ;
江波 ;
汤家彦 ;
王益荣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5, (08) :763-763
[5]   初中生个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 [J].
李晶 .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5, (01) :44-45
[6]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J].
杨海荣 ;
石国兴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4, (06) :416-419
[7]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生活事件调查分析 [J].
张敏 ;
刘新民 ;
葛明贵 .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07, (05)
[8]  
心灵时代[M]. 中国城市出版社 , 王极盛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