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生增长模型的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42
作者
邵云飞
范群林
唐小我
机构
[1] 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区域创新能力; 高技术产业就业人员;
D O I
10.19571/j.cnki.1000-2995.2011.09.005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在区域经济日益直接参与全球竞争的背景下,区域创新能力成为了地区经济发展和获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搜集中国大陆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用模型,实证研究了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内生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从量化角度,惯性对创新活动确有巨大影响,这说明创新活动与地区的文化积累有很大关系,为打造创新文化以增强创新能力的观点提供了理论支持;我国高技术产业就业人员数是区域创新活动的一个显著因素,应扩大高技术产业人员的就业规模;专利的弹性系数比高技术就业人员数的弹性系数高,说明专利存量是我国取得新专利的重要来源,应强化企业的自主研发和专利保护,以形成知识积淀和专有技术。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J].
成思危 .
中国软科学, 2009, (12) :1-14
[2]   基于多元统计的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分类特征 [J].
邵云飞 ;
欧阳青燕 .
系统工程, 2009, 27 (06) :15-22
[3]   技术学习的区域差异:学习场视角——以北京中关村与上海张江为例 [J].
艾少伟 ;
苗长虹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9, 30 (05) :40-46
[4]   内生创新努力、本土技术溢出与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 [J].
魏守华 ;
姜宁 ;
吴贵生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02) :25-34
[5]   创新环境对促进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J].
党文娟 ;
张宗益 ;
康继军 .
中国软科学, 2008, (03) :52-57
[6]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变迁的实证分析:基于创新系统的观点 [J].
李习保 .
管理世界, 2007, (12) :18-30+171
[7]   我国区域R&D知识存量的经济计量研究 [J].
杨鹏 .
科学学研究, 2007, (03) :461-466
[8]   FDI对促进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J].
陈劲 ;
陈钰芬 ;
余芳珍 .
科研管理, 2007, (01) :7-13
[9]   基于专利结构视角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 [J].
刘凤朝 ;
沈能 .
管理评论, 2006, (11) :43-47+64
[10]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机理探析 [J].
邵云飞 ;
谭劲松 .
管理科学学报 , 2006, (04) :1-11